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6 12:44:01

  小李初為人母,剛開始也是非常驚喜和激動,那麼在當了母親之後,前段時間去看她,隻見她疲憊不堪,而且無精打采,表現的很煩躁,由于擔心她是不是産後抑郁症,多次去跟她心理溝通,也曾幫她帶娃。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小李說道:剛開始寶寶特别聽話,不過現在被折騰的非常煩躁,孩子經常無緣無故哭鬧不止,往往也會莫名其妙的撇嘴大哭,一邊心疼寶寶一邊又厭煩寶寶折騰自己。所以在這樣的焦慮的狀态下,這位媽媽表示身心疲憊。

  

  1.孩子哭鬧是在表達需求

  孩子在一歲之前屬于新生兒的階段,他的年齡雖小,但是要求非常多。由于語言能力發展不完善,所以他沒有辦法用言語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他隻能通過看似哭鬧折騰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果沒有經驗的媽媽,在第一次帶孩子的時候常常會搞得手足無措,也不明白孩子到底是鬧什麼?尤其是對于小李而言,她本就是家裡的獨生女,并沒有勞累過也沒有任何經驗,所以有點措手不及。想必類似于這位媽媽的情況非常多見,那麼新手媽媽該如何去帶孩子才能夠更輕松呢?

  2.孩子的表情會說話,教您解讀幾種常見狀态

  其實一歲之前的寶寶雖然他不會言語,但是他的表情包含着很多意思,所以在豐富多彩的面部表情的背後,如果媽媽能夠準确的解讀,這樣就可以掌握孩子的需求和感受,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乖,而且帶孩子也沒有那麼難,還能夠把寶寶照顧得細心,呵護的更加周到。

  ①咧着嘴笑

  首先在寶寶乖的時候常常都是非常和諧而又美好的狀态,媽媽也對孩子愛不釋手,他常常會咧着嘴對我們笑,媽媽看到後心都萌化了,這其實就是寶寶感覺到舒服和安全的時候所做出的反應。他會露出笑容,眼裡放光而又開心,興奮的舞動着小手和小腳,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笑是無意識的笑,其實,出生後孩子的每個笑容,都對身心發展特别有利,也表現也表現了孩子當前的心理狀态。

  告訴大家一個小妙招,在孩子笑的時候,我們要積極的與孩子互動,給予孩子回應,我們也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滿懷愛心的去回應給孩子,讓這孩子知道媽媽愛他,媽媽會一直陪在他身邊,你會發現孩子會笑的更安心,也會笑得更加燦爛。在孩子小的時候,也可以輕輕撫摸孩子的額頭和面頰表示鼓勵,表示疼惜,這會讓孩子的心情更加愉悅,而且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建設,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吐舌頭撅嘴啼哭)(2)

  ②大聲啼哭

  孩子乖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但是在哭的時候感覺天都要塌下來。因為在孩子啼哭的時候家長并不知道到底需要什麼,所以往往搞得我們也很郁悶又很煩躁,其實當寶寶撅起小嘴哭個不停,并且好像受了委屈一般,出現要哭的先兆的時候,首先給出的指令我們就是餓了渴了,所以我們要觀察一下喂奶的時間是不是到了,或者是不是兩頓奶之間該喂水了呢?建議大家在初次養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制定好喂養的時間和規劃,基本上是三個小時喂一次奶,然後兩個奶之間喂少量的水,所以家長要記錄好時間。如果孩子在不該吃奶喝水的時間啼哭的話就要看一下孩子當前的情緒是不是無聊了很久,或者是突然醒來發現身邊沒有人而厭煩了,或者是害怕了。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第一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換個環境或者是換一種抱孩子的姿勢,所以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應該學會解讀孩子啼哭的聲音,分辨不同的哭聲才能夠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有的孩子在哭的時候經常節奏感非常強,而且抑揚頓挫,這種情況下,媽媽們不要擔心這種口氣,基本上都是小孩子吃飽飯之後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其實這個時候的哭泣别無他求,隻是在練習發聲或者是吃飽了正在使勁呢,這對于孩子的身體是有好處的,因為孩子不具備運動能力,他隻有通過發聲來達到消化的要求和标準,這樣會讓孩子更加健康。

  ③使勁,目光聚集

  但是有的孩子在哭的時候也經常咧着嘴哭,上下嘴唇緊閉,其實,這是孩子想尿尿的反應,有明顯的内急感覺,所以,家長應該及時給孩子換尿布,或者是紙尿褲。那麼孩子在想大便的時候常常都是眼光聚集,臉部發紅,有使勁的動作,并且目光發呆,這就是要大便的反應,所以當孩子出現以上兩種信号的時候,應該及時幫助孩子排除大小便,并且檢查是否更換尿布,這樣既解決了孩子内急的問題同時,也避免孩子弄髒衣服和被褥。所以通過孩子大小便的規律掌握好時間标準,這樣就可以進行引導,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生物鐘以及自控能力,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這樣家長在養育起來就會毫不費勁,而且會特别輕松。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吐舌頭撅嘴啼哭)(3)

  ④眼神無光

  一般身體健康的孩子,眼神總是明亮的。而且在三個月的時候,孩子的感知能力特别強,他的聽覺和味覺器官發育的過程中,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吃飯或者是我們圍在一起聚餐的時候,孩子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要靠近,或者一直往餐桌上看,而且當我們手裡拿了明亮的物體,在他身邊搖晃的時候,他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跟着看起來,被這些新奇的物品所吸引,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健康的狀态。

  那麼當我們發現孩子眼神無光,無精打采,家長需要高度警惕,很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比如孩子的眼睛裡面發紅,還有淚珠說明是感冒或者是發燒的前提,應該做好預防的準備工作。同時在生活當中應該觀察孩子的排便,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孩子不停哭鬧,說明身體不舒服,應該及時帶往醫院檢查,千萬不要私自用藥,也千萬不能耽誤病情。

  ⑤吐舌頭

  随着孩子慢慢長大,他用于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慢慢的展現出來,比如說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用小手摸不同的東西,然後放到嘴中。如果手邊沒有物品的話,她會吐舌頭吹氣泡,有的家長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也有封建的老年人的思想,認為孩子吐舌頭就是代表要生病的意思,就堅決不讓孩子有這種行為的出現。其實孩子隻有在吃飽喝足,并且在極度舒适的狀态下,它才會吐舌頭吐氣泡,所以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在意,也不要打擾孩子,同時這種情況也多見于在孩子睡覺之前,但是孩子依然沒有睡意的時候,也會由于無聊,玩自己的嘴唇和舌頭,并且吸允自己的手指頭,所以如果家長不想要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話,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早教玩具,提供可玩的玩具在身邊,這樣孩子就會自娛自樂,也會非常乖巧。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吐舌頭撅嘴啼哭)(4)

  ⑥不理不睬

  但是一般孩子在玩的過程當中,由專注慢慢變得渙散,不像剛開始看見那樣吸引而又驚喜,眼神也變得無神,所以對外界的反應也沒有那麼靈敏,不再關注,時不時的還打着哈欠,慢慢的變成不願意理睬,媽媽也不願意給媽媽回應,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說明他已經累了,所以家長應該停止一切活動和遊戲,讓孩子放到床鋪安靜的休息一下,你會發現孩子會在短時間内會快速的進入夢鄉,所以不要再逗寶寶玩耍了,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而又舒适的睡眠環境,要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充足的睡眠,這會有利于孩子的骨骼的發育和心智模式的發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3.媽媽須知:

  所以孩子以上的行為和表現都是代表着不同的語言,如果我們能夠解讀孩子的語言,那麼就能夠讓孩子的想法得到滿足,所以家長的回應很重要,這決定着孩子是否能夠乖乖的,不哭不鬧。然而細心的媽媽在觀察寶寶表情來解讀生理和心理需求時,還需要注意兩點。

  ①學會觀察孩子

  首先做一位細心的媽媽,平時多多觀察寶寶,在與寶寶互動的過程當中體會到孩子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并且給予愛的回應和溫暖的抱抱,這些都會促進孩子體态表達的發展,同時也會刺激言語的發育,能夠為今後良好的社交關系和人際交往關系打下基礎

  嬰兒使勁吐舌頭和哭鬧(吐舌頭撅嘴啼哭)(5)

  ②不要依賴肢體表達

  其次,從0歲開始到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發展的敏感期,在孩子需要講話的時候,不要依賴體态語言,應該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畢竟語言交流是人與人重要的溝通交流的方式,如果一味的用體态交流,會影響孩子口語的發展,所以在我們解讀孩子體态需求的同時,也應該用标準清晰緩慢的語速,與寶寶說話,引導孩子将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希望這些内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