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型:
即曲風
歌曲風格,音樂曲風,流派
實質音樂作品在整體上呈現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獨特面貌。
即音樂類型。
曲風同其它藝術風格類似,其通過歌曲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内在和深刻,能更為本質的反映出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個人的思想觀念、審美理想、精神氣質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記。曲風的形成是時代、民族或音樂家在對音樂的理解和現實上超越了幼稚階段,擺脫了各種模式化的束縛,從而趨向或達到了成熟的标志。
上幾期我們講了所有的音樂類型、音樂品種、合成樂、
這次我們專門來了解一下民歌
民歌
民歌(folk)原本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原始/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已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一代的傳下去至今。
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吉它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地方式歌唱,唱出大家淳樸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
美國民歌手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說是最早的民歌唱片錄音,所以普遍被認定是現代民歌的祖師。可以聽一下
Black, Brown and WhiteWoody Guthrie - Woody Guthrie and American Folk Giants, Vol. 2
之後Pete seeger、the weavers繼續推動這類音樂,六十年代越戰,反戰民歌手如bob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為時代的呼聲。後民歌向pop,rock及都市化發展... ...
bob dylan發明了folkrock,simon & garfunkel發展出中産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風行一時。八十年代suzanne vega,tracychapman等走出一種更富都市感覺的 urban folk(城市)/contemporary folk路線。民歌(folk)在英國、香港等樂壇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folk較新的發展是與new age結合 (如enya),及與trip hop結合(如beth orton))。
民歌形式
民歌,人民之歌。從古至今,無論東南西北,每一時代、地域、民族、國家;在不同的地理、氣候、語言、文化、宗教的影響下,都不其然會産生一類人類自娛、文化流傳或生活實質的宣洩。他們會以不同的形色傳遞他們的曆史、文明及熱愛,而歌謠亦是其重要之一環,而社會學或大衆俗稱之民歌(謠)。它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緊密的聯系,民歌是經過廣泛的群衆性的即興編作、口頭傳唱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它是無數人智慧的結晶,音樂形式具有簡明樸實、平易近人、生動靈活的特點。
世界民歌
如此類推,可以有中國的民歌、美國的民歌英國、俄國、蘇格蘭、澳洲或非洲民歌等等。大家又到海運大廈天台參與德國啤酒節,大家一定聽到不少他們以吉他、手風琴等奏出的普魯士民謠。
民歌的特色,是在于其能否反映它的出處和環境、文化特色、而不隻是在乎使用的樂器的多少、輕重。(當然無可否認,樂器本身很多時候亦能反應民歌的文化背景)。
民歌和民謠的含義實有點區别,民謠的謠字,有虛,無的意思,亦即所謂謠言謠傳。民謠泛指古時在民間流傳的歌曲,而作曲者已無可稽考,這些我們才會叫做民謠,所以我們會說現代民歌或城市民歌,而不應由現代民謠或城市民謠之說。
漢樂府
說到民歌就要提到漢樂府,兩漢所謂樂府是指的音樂部門,樂即音樂,府即官府,負責搜集各地漢族民間音樂,這是它的原始意義。于是所謂樂府便由機關的名稱一變為一種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按形式和作用分為
高原山歌
勞動号子
稻區田歌
城鎮小調
雲嶺雙歌
按地域分為
陝北民歌
客家民歌
雲南民歌
按體裁分為
号子、山歌、小調
按人群分為
情歌
兒歌
特點
中國不僅不同民族和地域,民歌形式往往各異,即使在同一民族和地區中,也常有多種樣式。
小夥伴們,知道了吧?
下期我們來了解管弦樂 orchestra
影音life,屬于我們的影音生活……
創作不易,喜歡就關注我吧,歡迎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