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蘇轼被貶廣東惠州,心裡不服,寫了一首詩譏諷朝廷,結果再次被發配海南儋州中和鎮,一代文豪他憑什麼三戰三捷,脫穎而出的呢?
從小所受到的教育。 一日蘇轼夜夢初醒,回憶夢中之事,不覺老淚縱橫。他夢見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母親教他讀書的情景,那是在讀《後漢書·範滂傳》時,母親給他講解了範滂的故事。範滂是漢代的一位清官,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得罪了許多權貴,後來被誣告處死。
臨行前,範滂對母親告别時說道:”兒不能盡孝,即将追随父親而去,望母親大人原諒孩兒”。母親回道:”吾兒為正義而死,死而無憾”。
不到十歲的蘇轼聽完母親的講解,反問道”如果我是範滂,母親該如何是好啊?
母親沒有遲疑不決,而是斬釘截鐵的回答到”範滂母親能做到的,我為何做不到”!
蘇轼雖然還小,母親大人所說的話,其份量和含義對于這個天才來說,應該會領悟得到的。
蘇轼想到這裡時,又想起了父親蘇洵,蘇洵雖然一生沒做什麼大官,而他文章譽滿天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一天,蘇轼問父親,為何我的名字叫蘇轼,弟弟叫蘇轍呢?
父親語重心長的說道:”你兄弟二人在學業上,我還是認可的。可是你們兩個人性格截然不同,你是屬于老頑童的天性,瘋起來什麼都不顧。
你弟弟呢?他少年老成,穩中求進,對蘇轍我放心,對你我是有所顧忌的!
當初給你們起名字時,我就考慮到一個問題,一輛車最重要的部位是輪子,和車轅。我不想吾兒做太累的輪子,也不想你負擔太重做車轅,隻想讓你做車前橫扶手,這個扶手叫做”轼”。
看起來它是裝飾品,無關緊要,當車子颠簸時,人可以扶一扶,我的意思是說:你做事做人要收斂鋒芒,有才華要慢慢釋放,德不孤,必有鄰。
對于蘇轍的”轍”我是這麼想的,希望他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做人要像那條車轍一樣,步步有印記,才會前途無量。
蘇轼聽懂了父親的良言寄語,銘記在心。
回憶到這裡,六十歲的蘇東坡老淚縱橫!
2、初露鋒芒。
二十一歲的蘇轼和十八歲的蘇轍,随父親一道進了京城,按照宋代的科舉制度,他們必須參加鄉試,獲得秀才身份後,才能參加舉人考試。
然而蘇轼和蘇轍都沒有參加過鄉試,直接參加了省試,況且是在京城報考的。各地前來應試秀才何止千百,都躍躍欲試,來分這一杯羹。
考取秀才後,一般隻做教書先生,如果考上了舉人,才能步入仕途為官。讀書人最大的目标也就是舉人,因為它太難考了。範進中舉他考了一輩子,54歲才考取第七名 ”亞元”,按現在的說法他是”副舉人”。
發榜的日子到了,蘇轼和蘇轍兄弟二人榮登榜首,蘇家父子自然高興非常,初戰告捷。
接下來迎接的是院試,院試要經過兩道考核,初試從舉人中選拔優秀的人才,再參加由”教育部”拟題的進士考試。
蘇轼蘇轍從芸芸考生中脫穎而出,雙雙名标皇榜,對于一個二十二歲和十九歲的兩個年青人來說,他們已經是文壇上不可多得學霸了。
蘇轼的文章引起了文壇領袖
歐陽修的青睐,歐陽修在評閱試卷時,最初以為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鞏的,為了避嫌點了第二名,蘇轼是第一的文章,得了個第二的頭銜。歐陽修做到了問心無愧,道德上釋然了,可蘇轼冤不冤啊!
正因為此次的”亂點鴛鴦譜”,蘇轼與歐陽修結下深厚的師生情義。
宋朝最高的考試級别是制科,北宋和南宋加起來近三百二十年的時間,制科一共舉行了二十二次,隻有四十一人中的頭籌。而進士選拔一百一八次,有四萬多人中得進士。四十一比四萬,千裡挑一的錄取概率。
蘇轼就是蘇轼,打破了宋朝近百年沒有制科頭名狀的尴尬, 以三等頭名獲得宋仁宗的欽點。蘇轍也不示弱,中得制科四等,這時蘇轼才二十五,蘇轍二十三歲。兩兄弟創造了宋朝科舉制度的神話,也是奇才子的鋒芒畢露。(注·宋代制科一等、二等虛設,三等是最高,依次是三等次、四等、四等次)。
3·蘇轼的秘籍
在屈指可數的唐宋八大家之中,蘇轼一家就占了三個名額,他們的秘籍是什麼呢?而我們現在有的學子,都害怕考試,對考試心有餘悸。可蘇轼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天份隻是一個投路石,人才是它的風向标,勤奮是累積的露水,隻有堅持不懈才能裝滿理想。
蘇轼成功的秘籍:有五個方面,一是啟蒙教育時,家庭的作用最主要,父母做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師長,除了嚴格督促孩子的學習以外,言傳身教是影響他一生的品德。
二。蘇轼的學習方式方法與衆不同,天份隻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蘇轼學習方法。他讀書學的是諸葛亮方式,大略閱讀法,看一部書先不細嚼慢咽,不求其精,先懂其意,而後再去精讀。這樣讀書省時省力,又能将精華吃進肚子裡。
三。博采衆長,涉獵百家。
學習知識,不能死啃那些《子史經集》,還要向外求取知識,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知識是互聯的,隻有掌握多門的學問,才能做到”書到用時不用找”,已經裝滿了肚子裡。蘇轼接班文壇領袖,如果肚子沒有貨,怎麼能領導那些鴻儒大師。
四。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蘇轼早已将文化知識融入了血肉裡,一個問題他能從兩個或三個方面去思考,選擇出最合理的答案。他還能根據文章的要求自創典故,例如他在制科考試,《刑賞忠厚之至論》中寫道:當堯之時,臯陶為士。将殺人,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大意是說:堯執政時,臯陶是執法官要殺一個人,堯一連三次都說寬恕意思。
文壇盟主歐陽修就問蘇轼,這個典故出自哪裡?蘇轼說出自《三國志》裡的《孔融傳》,歐陽修找了三天也沒找到典故,再次問蘇轼典故書裡沒有啊!
蘇轼這才對老師說:是我根據《孔融傳》自己編的一個故事。歐陽修不但沒責怪蘇轼,反而稱贊他是活學活用,是不讀死書的好學生。
五。遇到了一位好師長。
歐陽修是蘇轼的老師,也是他的摯友,在文學藝術上盡心盡力的指導蘇轼,使這位奇才更好的為文化做出貢獻。老師的培育、點撥、褒獎都成為蘇轼前進動力,他很感激老師歐陽修,可惜他去世的很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