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味道
上海
是一座充滿着魅力的都市
也是一個美食荟萃的都市
作為一座中西結合的城市
上海的美食
海納百川、獨具風味
這些味道讓人憧憬
讓人懷念
有些人在這些味道裡
一晃就是一輩子
今天,就請大家跟着小編來看看
海派美食第三期
獨屬于
上海人的美食回憶
上海美食(3)
李守白-水彩小品-《荠菜肉絲炒年糕》 2018年
荠菜肉絲炒年糕是老上海人的心頭愛。
鮮甜的春荠和鮮嫩的春筍相搭,恰好将春天的鮮味融彙在一起。
再加上白淨的年糕作襯,不僅能一舉獲得脆、糯、嫩、甜的口感,從擺盤上來看,還多了幾分“翡翠白玉”的美感。
李守白-水彩小品-《排骨年糕》 2018年
說到小吃上海人對排骨年糕應該都有一種情懷,曾經的放學路上如果遇到賣排骨年糕的小店,總會忍不住來上一份。
作為上海地區一種經濟實惠、獨具風味的傳統小吃,年糕排骨已有50多年的曆史。
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濃香,又有年糕的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排骨色澤金黃,表面酥脆,肉質鮮嫩。入口糯中發香,略有甜辣味,鮮嫩适口。
李守白-水彩小品-《奶油小方》 2018年
奶油小方是每個上海人小時候的記憶,即使如今已經有太多從全世界各地湧入上海的知名西點,但“紅寶石”的“鮮奶小方”,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倒。
紅寶石的奶油小方,是全上海數一數二的。奶油油而不膩、軟綿細膩、入口即化,恍然間有冰淇淋的感覺,一直是排隊才能買得到的美味。因為它獨特的奶油口感,淡而清爽的鮮奶油,入口即化。隻要嘗試過第一口,它就變成你永遠難忘的回憶。
李守白-水彩小品-《草頭圈子》 2018年
草頭圈子簡稱草頭,是上海、太倉、常熟等地的人對南苜蓿(江浙地區稱金花菜)的俗稱。
“草頭圈子”則是這個季節最讨上海人歡喜的一道小菜,是一道經典本幫菜。
色澤深紅間綠,圈子酥爛軟熟,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草頭炒的時候加油要狠,多而烊,如果有豬油那是一級棒。
李守白-水彩小品-《四喜烤夫》 2018年
一盤烤麸,是上海人心尖上的妙物。甜軟香潤的烤麸既營養又美味,再加上“烤麸,靠夫”的好口彩,人氣熱度始終不減。多少年來,在每個上海人家中,烤麸都坐擁着極其穩固的地位。四喜烤麸是經典的上海家常菜式之一。上海人過年講究極多,菜名需讨口彩,所謂“烤麸”即是“靠夫”,寓意家裡的男丁,來年取得更高的成就。而冠以“四喜”的名字,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源于最早的名字“四鮮烤麸”,上海話“鮮”和“喜”音同,而這個喜字又更能讨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麸”之稱。
李守白-水彩小品-《三黃雞與鹹水鴨》 2018年
民間有言: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在冬季,雞肉對于人們而言,是一份滋補的好食材,其中就以三黃雞的鮮美、嫩滑、甘香而深受烹饪達人的喜歡。
湯汁細膩,入口柔和,鮮美不膩,喝上一碗仿佛給身體注入了新能量!
除了喝湯,肉質鮮嫩的三黃雞,更是一道美味。開大火,備齊蒜料,濃油重醬,仔細翻炒,還沒出鍋,撲鼻的肉香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鹹水鴨也合上海人口味,賣得十分緊俏。不知情的,都要覺得鹹水鴨是上海特産了。
李守白-水彩小品-《吮指面拖蟹》 2018年
面拖蟹,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名菜,得以六月黃為主料。但在多數江浙滬人的記憶裡,可沒那麼多窮講究。小時候用的螃蟹個頭小得可憐,卻遠比現在的大閘蟹有鮮味。毛豆與面糊帶來的雙倍濃稠,将這鮮味充分擴散,輕嘗一口,便能領略這舌尖上的藝術。
藝術家介紹
藝術家李守白
李守白,1962年出生于上海,擅長繪畫和剪紙。現為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非遺”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40多年來創作和發表了1500多幅藝術作品,作品在法國、德國、奧地利、古巴、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等地展覽,摘取包括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文化部“文化遺産日獎”在内的10多個金獎。先後被授于中國“德藝雙馨剪紙藝術大師”、上海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中青年藝術家”、“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等稱号。
· 版權說明 ·
相關圖片來自于李守白與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