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
蘇轼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翻譯: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峰嶺起伏,
從遠、近、高、低不同角度看(廬山)呈現不同的樣子。
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
西林寺是江西廬山西麓的一所寺廟。《題西林壁》是蘇轼遊廬山後所寫,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景、千姿百态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是以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識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角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隻是廬山的一峰一嶺的局部而不是全貌,這樣看事物是帶有片面性的。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是這樣。這兩句詩有着豐富的内涵,它告訴人們認識事物的一個哲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局限。
請關注我,每天與你一起賞析一首詩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