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橙聊教育
學生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最重要的問題。
随着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也是不斷地重視,一切事情都要為教育讓路,這也是每個家裡有學生的家庭的真實寫照。然而,教育在不斷的改革,也讓很多的家長無法輔導自家的孩子。
哪怕是985研究生畢業,很多時候也是連小學的課程都輔導不了。不是家長的能力不夠,而是時代發展得太快,家長所學的知識和學生所學的知識出現了偏差。
尤其是在課後延伸這類拓展思維的題目中,家長常常敗下陣來,就連老師很多時候也是無奈苦笑,但學生也有聰明和統一的時候。
5塊餅怎麼分給4個兄弟?全班僅一人寫錯,反而得到了老師的贊揚 一次老師檢查作業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還是一道類似課外延伸的題型,其實就是考察學生的動腦能力。也是一道比較簡單的問題,全班同學幾乎都想到了正确答案。
卻唯獨小明寫錯了,但老師卻沒有批評小明,反而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小明。題目是這樣的:媽媽買了5塊餅,要怎麼平均分為兄弟4人?這個是非常簡單的。
大部分的同學都寫的是一人一塊,然後第五塊分成4份,這也确實是正确答案。可小明卻寫了給媽媽一塊。雖然不是正确答案,卻體現出小明的孝順和思維方式的不同。
也因此得到了老師的贊揚。很多網友看後也是紛紛感慨:雖然錯了一道題,卻好似赢了人情世故。還有網友表示:小明以後必有一番大作為。
學生的答案錯了卻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如此做法合适嗎? 有不少家長在看到老師的做法後表示不理解,畢竟小明的答案是錯誤的,可老師卻要表揚小明,這不是錯誤地引導學生嗎?最主要的是這類題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争議,本身也在給學生“挖坑”,老師的做法不合适。
但其實,老師表揚小明并沒有錯,因為這類題目本身就屬于開放性問題,而且也體現出小明的孝順,值得表揚。雖然小明的答案不符合應試教育的标準答案,卻也是認真地動腦思考過了,并沒有什麼不合适。
教育改革之後,這位開放性的問題會更多,學生從多方向思考問題,對後續的學習也是有好處的。教育是需要慢慢引導的,不是攔腰阻斷。
引導是教學的關鍵,邏輯思維更有助于成績的提升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離不開老師的引導,雖然教育改革之後,一些家長認為“奇葩”的題目屢見不鮮,卻也是在鍛煉以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畢竟教育改革之後,很考驗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特别是在主觀題上面,這點在初中以及高中階段體現得非常明顯。而等到初中或者高中階段才開始練習就已經晚了。
因此,家長不用過于的質疑題目存在的必要,反而要學會引導學生,老師也在不斷地引導當中。就像文中提到的問題一樣,小明另類的思維模式就是最好的證明。
再者,邏輯思維得到開發和利用,對于學習成績的提升幫助也是很大的,因為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向不再受局限,也就不會被固定的思維限制住,哪怕是已經知道了正确答案依舊不敢說。
我高中的時候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也一直記憶猶新,所有的學生包括學霸都不知道的答案我知道,但也因為思維被局限不敢說出自己的答案。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就這樣錯過了,至今還在後悔。
同樣的問題放在其他學生身上也是一樣,可見開發邏輯思維對于學生的學習真的很有用。至于方式也比較多,普遍使用比較多的方式就是學習棋類遊戲;
或者益智類動腦的興趣班課程等都是和不錯的開發邏輯思維的方式。細心的網友就會發現,從小學習這類開發大腦的遊戲,進入應試教育後普遍成績都不錯,一般也都比較聰明。
結語 5塊餅如何平均分給4個兄弟,這是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對,但卻很少有學生會想到給媽媽留一塊,這是思考方式不同的體現,也是學生之間差距的體現。
很多時候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小問題,就足以拉開學生之間成績的差距,因為在同樣的問題上,有些學生就可以考慮得更全面,得到的答案也就更加準備,成績自然也就會更高。
5塊餅怎麼分給4個兄弟?你會怎麼分?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