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4-03 12:19:27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越來越像小米的小鵬汽車)(1)

  "平凡創新時代"下的小鵬汽車與如日中天的小米帝國...

  1月22日,有報道稱小鵬汽車有望在近期獲得200億人民币的新一輪投資,其中小米創始人雷軍與部分小鵬汽車的前系投資方将作為此次新一輪融資的跟投者繼續進駐,同時小鵬宣布首款産品G3将于近期交付,預示了小鵬汽車将正式進入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的第二階段。

  從四年前低調問世到今天超百億的估值,輿論一廂情願的将快速崛起的“小鵬現象”視作偶然,認為小鵬是傳統汽車向新汽車過度中所必然要誕生的一個新事物而已。

  可恰恰是在幾年前,嗅覺敏銳的互聯網企業與投資者就已經意識到小鵬的出現也許将會是新制造企業撬動傳統制造體系的一項“殺器”。當小鵬旗下測試版車型公布後,便陸續引來包括廣汽、寶馬、長安、福特在内的多家傳統整車企業的關注,甚至不乏有企業如臨大敵般通過内部渠道對小鵬進行“摸底”。

  緊接着跟進融資、儲備技術、規劃量産、選定代工廠……小鵬在近兩年的時間如開挂般的讓自己“羽翼豐滿”又以獨特的發展方式與理念省去了傳統汽車企業需要十幾年來完成的體系積累期。

  此前羅振宇曾在跨年演講裡意味深長的将智能汽車的現狀比做進入“平凡創新時代”,還略有深意的将汽車比作普通消費品,認為小鵬這樣的新企業會像中國手機廠商一般以“後入”的身份實現行業逆襲。

  如今當我們盤點小鵬汽車的一個又一個關鍵的發展節點時驚奇的發現羅胖兒的一語道破頗有些意有所指,畢竟今天的小鵬汽車與當年的小米手機都有着這樣或是那樣的天然巧合。

  把汽車當“手機”來做

  “小鵬和小米太像了!”一位參與過兩家企業初期籌備的風投内部人士曾對我們這樣說到。“今天的小鵬和當年的小米,都一樣在技術上癡迷,都認為内部運營與打造一個産業生态會超過制造本身,都在初期階段遲遲不能交付産品.....不同的是今天小鵬汽車的身後還站了一群與他想法一緻的朋友”。

  2018年底,阿裡巴巴對外發布旗下十大控股的出行企業,小鵬汽車以第六位排名成為阿裡旗下唯一一個涉及整車産品的企業,曾就任阿裡大文娛事業部總裁的何小鵬也以小鵬汽車創始人的身份重回了阿裡的懷抱,不過雙方的關系卻從曾經的雇傭轉為合作。也許是源于阿裡背景與互聯網技術出身的調性,讓小鵬汽車從問世便自帶互聯網企業的行事風格。

  ”回歸輕資産、注重智能技術研發、用簡介的銷售模式去替代冗長的渠道網絡...“何小鵬把經營互聯網的公司思路帶帶了一家整車企業,與傳統車企更不相同的是,小鵬汽車的内部團隊從創立之初就擁有了超過90%的技術人才,其中既有互聯網企業出身的”原生态“也有整車企業背景去緻力車機與智能系統研發的”新生軍“。

  因此小鵬的籌備階段幾乎将所有精力放在對于車機系統、具體功能的原生開發上,而這種行事風格也與當年小米十分相近,雷軍曾說:”創業要從熟悉的地方做,我們要把能做的先做好“。

  時間追述到2011年,這一年是外界真正認識小米的一年。當時的蘋果手機仿佛如神壇般充斥在消費者心裡,而開放的安卓陣營裡又不乏HTC、Sony Ericsson、三星、摩托羅拉這些帶頭者填滿市場。此時像華為、步步高這些手機中的自主品牌還尚且處于傳統機型向智能手機的過渡階段,當我們回過頭看,當年快速增長的手機市場似乎正與今天被特斯拉死守高端,合資品牌奮死突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現狀幾近相同。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越來越像小米的小鵬汽車)(2)

  這個時候,缺乏生産制造技術又攜帶跨界基因的的小米以“硬鋼”的方式通過線上預訂 線上銷售,同時依托高于行業平均性價比的機型用5分鐘時間完成對100台實體手機的售賣。

  如今來看同樣選擇線上預定的小鵬汽車有些如法炮制的意思,在何小鵬宣布限量訂單正式對外開放後,用戶用一分鐘一輛車的速度瘋狂消化掉小鵬首批2000個量産訂單。如果說是線上銷售的方式讓二者造成了同像,那麼在高歌系統優勢使用戶快速接納産品的手段,兩家企業在開局處就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成立之初,小米沒有直接轉向手機制造領域,而是基于開放的安卓系統進行深度優化、定制的第三方操作系統MIUI,并在系統中對于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定制,讓用戶每周固定更新,基于定制系統的誘惑讓小米快速積累下了先期客戶基礎;而從小鵬發布量産産品以來,小鵬官方也直言其在人機交互系統上的優勢,主打了AI交互與AI感知兩種特殊能力,并将車載功能更多的放在智能系統的控制範圍内,充分掌控了當下消費者對于新技術與新功能的獵奇心理。

  其實小鵬對于自身産品的目标精準化定位做出了清晰的劃分。瞄準了對于智能科技的愛好群體,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玩的互動方式,甚至還滿足其在系統與産品的外觀設計上追求定制化的服務選項,最後依托低于市場的平均價格一把抓住這一類用戶的胃口……可當如夢初醒的消費者若有所思的感受這般似曾相識的呵護時,旁觀者清楚意識到:“這些難道不就是當年那些猛追小米的發燒友嗎”?

  此時,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對于初創企業在先期階段生産與技術鋪墊,同時也讓定制化需求再一次深植于用戶内心。可以說,何小鵬成功的将小米當年在手機市場的打出的“新玩法”又拿到了今天的新能源汽車上,而且還變着花樣的重耍了一番。

  也許是友人間惺惺相惜的志存高遠,小米和小鵬兩家企業的領軍人物雷軍、何小鵬都把企業的方針至死不渝的定在了:要為當下消費者提供價格更低、更有市場競争力的好産品。

  小鵬為啥不着急交付?

  倘若成功複制了一個生存法則進而又複制了一個純粹的商業帝國這絕沒有什麼不好的。相反這預示了一個商業邏輯的成功與一個經營者的因才适用。畢竟市場是開放的,一個好的idea就應該在不同領域頻繁的開花結果、開枝散葉才能證明這一邏輯的正确性。

  小鵬之于小米同樣如此,不過小米的一路走來卻在某種程度、某些環節為今天的小鵬汽車以過來人的身份指點了”迷津”。

  幾年前,由于線上預訂、線上銷售的方式還被消費者視作為“舶來品”,用戶的好奇心巨大,這一的方式又率先應用在了價格較為低廉的手機産品上,緻使用戶大都忽略了對于交付産品的質量懷疑。但恰逢這樣的背景,2011年也就是第一批小米手機在等待交付過程中,先期量産産品質量問題便得到了來自于用戶與行業的關注。

  此前,曾有科技類媒體認為小米的線上訂購政策所節省的成本不大,且網絡渠道的成本縮減又很難彌補其在硬件方面的差價,由此引發了早期消費者對于小米初期交付産品在質量持懷疑态度。該揣測也在首批小米産品交付後得以證實,就在小米發布小米1紀念版機型3個月後,雷軍公開發文承認先期紀念版産品在硬件與系統級别出現了問題。

  當年的小米官方主動聯系了對應用戶并進行更換,還在後續量産機中加大監管與審查力度,得到了用戶的諒解,也避免潛在危機的出現。不得不承認工業商品的批量生産在内試階段本就存在千差萬别,完全避免量産産品在質量問題發生一直就是生産端的“悖論”,但如何降低風險始終被企業格外關注。

  至于今天小鵬汽車為何會遲遲沒有交車照此來看似乎也有了答案,從互聯網企業跨界到制造端,生産環節的陌生是需要時間去摸索的,快速交付意味着要縮短制造層面的磨合與質量的把控,與小米不同,小鵬希望把更好的産品留給先期的用戶,畢竟這對于品牌口碑的塑造百利而無一害。

  同樣的品控問題不光僅出現在初期,小米名聲大噪的産品的品控問題也時有爆出,此前也許是為了擺脫小米“饑餓營銷”的帽子,雷軍曾發文助威“小米8首月出貨量突破100萬台”,但這批産能快速爬坡的産品,再度被消費者诟病,其中不乏有用戶提及産品頻繁重啟,多項功能失靈等問題。

  這預示了對于生産環節缺乏經驗的跨界企業很容易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滋生問題,同樣加持新概念的小米則恰恰為小鵬提了個醒,未來當市場進入爆發期,快速發展的問題無法回避,如何把控好後續的各個環節正是小鵬在下一階段需要籌備的大問題。

  有了小米的成功讓外界對于跨界制造的理念不在不着邊際,也肯定了互聯網企業跻身傳統制造業絕不是天方夜譚,但如何揚長避短既是今天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時刻告知自己的“警醒”,畢竟商業模式本沒有對錯之分,實際産品卻有好壞之别。

  小鵬汽車的第二步

  很多人将小鵬比作“汽車界的小米”,一方面是來自于雙方創始人的履曆與私交相近,另一方面也源于雙方企業都能在産品規劃前就快速得到資本青睐,完成對初期階段的資金積累。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越來越像小米的小鵬汽車)(3)

  資料顯示,小鵬汽車在成立短短的四年中就得到了超過7輪的融資,累計融資金額突破百億元,若近期融資情況屬實,小鵬汽車的整體估值将很快逼近千億體量。加之小鵬此前整合了目前汽車行業中多家優質供應商,組建了自動駕駛的研發團隊,似乎預示小鵬已經完成作為成功企業的初期積累,但這是否意味産品批量交付後加上行業快速發展,小鵬就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相比于傳統整車企業而言,有着“跨界”概念加身的小鵬與傳統的區别不在于成立時間的先後或是發展速度快慢,而是小鵬在生産方式上選擇代工與自建工廠并行,在産品設計、渠道建設又提出了諸多的理念與新玩法,這才讓今天的小鵬汽車成功跻身了新勢力。

  小米汽車與小鵬汽車(越來越像小米的小鵬汽車)(4)

  既然規劃了輕資産方向,又瘦身了渠道投入,小鵬再融到這200億的資金,要怎麼分配,要怎麼花好像成了難題。待到小鵬在交付新車後步入的第二階段這家新企業又要做什麼?

  有媒體提及,小鵬在下一段會更加向小米靠近,以快速叠代産品的方式鋪貨市場,加快相關整車的設計與開發進度。但也有人揣測,小鵬會在目前智能系統基礎上加大研發與優化力度,以更完善的智能系統去打動市場、打動用戶,成為兼容系統開發與整車制造銷售的一家多元出行公司。

  但有行業專家向我們說到,2019年中國汽車的銷售還将在低迷期蟄伏很長一段時間,資本的投入也會比以往冷靜很多。如今投資者承諾給的小鵬的200億融資的兌現難度很大,亦或是時間周期更長,照此情況來看下一步的發展對于小鵬還将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根據何小鵬的規劃,搭團隊,打基礎,做功能,拿數據,快叠代這些制約小鵬汽車初期發展的問題如今已被解決,下一步對于徹底打造新企業、新理念的規劃與實施會是小鵬的突破點。

  也許酷似小米又加上阿裡的力挺的小鵬汽車一定在資金與體系發展受阻,也一定會在不久後對創新概念的理解更深刻,但事實一定會如曾經的小米一樣,跌跌撞撞的走來,還始終的不慌不忙。

  今年初小米成功上市,公司市值高達千億,雷軍搖身一變成了福布斯榜單裡“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一路走來的小米用8年時間締造了一個整合了生态與體系的商業帝國,這樣的階段性勝利小鵬還會遠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