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重慶山城小湯圓介紹

重慶山城小湯圓介紹

旅遊 更新时间:2025-02-24 00:54:03

  

  山城小湯圓是一道重慶市的特色傳統小吃。以其小巧玲珑、皮薄餡大、香甜滑糯而著名。以豬膘油、白糖粉、黑芝麻粉等制作而成。

  關于湯圓

  起源于宋朝 最早叫“浮元子”

  湯圓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吃,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曆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于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甯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湯圓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湯團,而在廣東被稱為湯丸。

  

  關于山城小湯圓

  其實是“舶來品” 原名叫杭州小湯圓

  據重慶商報2014年8月13日報道,“山城小湯圓其實不是重慶土生土長的小吃,屬于‘舶來品’。”重慶名小吃店小濱樓總經理謝偉說山城小湯圓原名杭州小湯圓,是20世紀上半葉抗日戰争時期内遷的江浙一帶廚師帶來的手藝。

  據謝偉介紹,山城小湯圓是因抗戰而移民到重慶的杭州人餘國華所創,因其有家傳的甜點制作手藝,失業後就在重慶開了一個賣湖州粽子、芝麻糊、花生漿、包心小湯圓等江南甜食的小攤養家糊口。

  此後,餘國華将原來個頭較大的湯圓改成龍眼大小,用豬邊油、香芝麻等做餡兒,又兼用傳統甯波水磨糯米粉的工藝做外皮,做出的湯圓皮薄餡多、腴美糯滑。山城小湯圓一時名聲遠播,不管是當地市民還是來渝的遊客都喜歡去吃一碗香糯可口的山城小湯圓。

  正是重慶人對這種甜食的廣泛接納,經過70年發展,餘記湯圓逐步變成的“山城湯圓”,成為重慶人餐桌上的甜點。也讓衆多和“餘記”類似的異鄉人在這個第二故鄉紮下了根。

  

  ※制作方法

  先選擇顆粒飽滿的糯米,除去雜質淘淨泥沙,用清水泡3-7天,待糯米泡漲後,攪上清水,用石磨磨成粉米漿,然後用白布袋吊漿,吊幹後待用。選用肥嫩豬膘油。切成顆粒。将淘洗幹淨的黑芝麻炒至芝麻發出香味出鍋,搓去外皮芝麻仁碾發末待用。核桃仁用開水浸泡後去皮,用豬油炸酥香、晾涼後碾碎。白糖碾碎。将加工後的豬膘油、白糖粉、黑芝麻粉混合揉勻,做成方塊,再切片撒上核桃仁,然後切成小塊,搓圓而成湯圓心餡。将吊幹後的湯圓面粉加少許清水揉勻,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将湯圓面捏薄,右手将湯圓餡心放于面皮中間捏合封口,搓圓即成湯圓坯子。

  ※注意事項

  用大鍋将鍋内的水燒開,水沸後即下湯圓。火不宜太大,随時加入冷水調節水溫,使水不翻騰。湯圓浮出水面後,略漂浮一下即可盛碗食用。

  本文綜合自重慶商報、中國新聞網等,如有問題請聯系上遊新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