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緬北各大家族

緬北各大家族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13:10:06

  莽莽高黎貢山

  滔滔瀾滄江、怒江

  哺育着一個又一個古樸誠實的民族——獨龍族

  這是一個被史書稱為“太古之民”的民族,以堅忍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毅力,在獨龍河谷書寫着壯麗詩篇。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2)

  獨龍族,地處雪山連綿、峽谷陡峻的中緬邊境,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角落,這是雲南最後的秘境,這裡的自然及人文都仍保持着原始的氣息,有聖潔而清澈的山泉,也有參天的古木。目前,生活着不足6000人的太古之民,紋面是這個特殊民族的族徽标志,是獨龍族人民古老民俗的一種遺存。也就是女孩子長到十二三歲,就要紋面,以象征成年。但是也有人認為是父母逼迫、也有人認為是逃婚、還有人認為是尊重民族習慣和為了漂亮,總之關于紋面至今仍是一個未解開的謎。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3)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4)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5)

  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皇清職貢圖》中,對獨龍族有這樣一段描述,稱“其居處結草為廬,或以樹皮覆之。男子披發,着麻布短衣褲,跣足。婦女綴銅環,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葉,茹毛飲血,宛然太古之民。”在1923年曾拍攝一張獨龍族照片,照片形象與清朝史書所稱的“宛然太古之民”相去不遠,可以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他們過着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的原始生活。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為其取名為獨龍族。目前在獨龍族博物館裡展示的刀耕火種、擺棍辯理、結繩刻木記事、簡陋的木楞房,獨龍族的服飾文化、宗教節慶、生産技藝等,被完整保存。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6)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7)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8)

  獨龍族生活在深山峽谷之中,這是一個獨特而又美麗的獨龍江峽谷!峽谷陡峻,溝壑縱橫,海拔高差大,東岸的高黎貢山,屏蔽着通往外間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擔當力卡是國境線上的天然屏障。境内主要河流獨龍江由北向南從中部穿境而過,其他河流都屬于獨龍江水系。可以說在群山峽谷之間,獨龍江任性地展現着她的生态美,呈翡翠綠色,清澈見底,從空中看就象飄灑在高黎貢深山峽谷中的一條綠絲帶,累了就坐在江邊的石頭上,看着碧綠清澈的獨龍江水,心中極其舒暢。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9)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0)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1)

  沿着獨龍江小路繼續往前走,碧綠的江水嘩嘩地流淌着,如果天氣比較熱,可以捧起—把清澈的獨龍江水洗洗臉,瞬間洗去了炎熱和疲憊,美麗的獨龍江,茂密的原始森林,及随處可見瀑布,大樹上纏繞着很多滕類植物,深深的吸引着我們駐足停留,沿江邊的路越來越高,還可以看到獨龍壯觀的江峽谷地貌,非常美麗。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2)

  晚上抵達,沿江邊的一個安靜小山村,看你不清地形地貌,待到第二天早上,推開門的一刹那,整個人神清氣爽,遠處隐約的山峰雲霧飄渺,近處,炊煙随風,整個村子是很典型的獨龍族風格的茅草屋,煙雨中江水邊,一切都那麼詩情畫意,吃過早餐,在導遊的帶領下去家訪,普卡旺村隻有十幾戶村民,他們的生活也開始悄然變化,他們擁有了别墅的房屋,是政府分配他們的,一套用于他們自己居住,一套用以旅遊住宿,使得這些祖祖輩輩在深山中以農作的民族同胞又有了新的收入途徑。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3)

  緬北各大家族(太古之民獨龍族)(14)

  随着時代的發展,一座靜谧而美麗的地方就走入了人們的視野,這個極邊之地,有一種讓時間走得更慢的魔力,在那裡空氣和水沒有一絲的污染;在那裡心靈也可以得到淨化,居住在此地的獨龍族人,更是以簡單樸實、真誠質樸的友好,迎接着你的到來。

  THE END

  出 品:《暢遊中原》

  作 者| 亞楠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百度,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在30日内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内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