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老北京講究的那叫一個地道

老北京講究的那叫一個地道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7 22:43:04

  老北京講究的那叫一個地道(他和怹的區别以及它們的來曆)(1)

  大家好,我是京師玩兒主,今兒和大家聊聊,在北京老規矩裡,關于稱呼中的他和怹。

  說起北京人,在對人的稱呼方面,我們這代人從小受的教育就是:跟大人說話時不能‘你我他仨’的,并且跟人說話時必然要稱呼“您”,不然出門兒就會讓人笑話,說這孩子沒規矩!對于老北京人來講,“我”字可以用,“你”字不能常用,那麼對于第三人稱中的“他”字呢?其實它也是有尊稱的,隻不過現在聽的少了,說嚴重點兒,就是逐漸在被人們遺忘了。

  這除了“您”字以外,北京人對人的尊稱裡面還有一個“怹”字,它也是個人稱代詞。在北京的本地語系中,“怹”是老北京人對第三人稱,也就是“他”的敬稱。“怹”的讀音為(tān),諧音字為“攤”。其多用于在對長輩、上司或尊敬時的稱呼上,其也是老北京常用的一句敬語。大家都知道作為第二人稱中的“您”字是表示心上有你,那麼作為第三人稱的他,咱也來個心上有他吧,于是這就有了“怹”字。

  作為“他”字的敬稱,“怹”字經常活躍在老北京人的口頭語上。比如,兩人聊天,在說到比自己年長的人,特别是說到自己的長輩,或其他可敬的人時,不論其在場與否,在世與否,都不稱“他”,而要稱“怹”。舉個例子來說:我的技術之所以這麼好,全是依賴于我師傅、怹老人家的指導和幫助。還有如:我的這點家夥事兒,都是在怹的苦心教導下練會的!再比如已故的著名回族學者、北京回民學校前身成達師範學校校長薛文波先生,當年在向學生們介紹著名伊斯蘭學者張子文時,也說:“怹可是我的老師啊”。 為了表示“我”對“他”的尊敬,在這裡把教導了“我”技術的“他”稱為“怹”。還有在老舍先生的著作《龍須溝》中,也有這樣的描寫如:“四嫂,您忙您的活兒,我是個閑人,我來伺候怹”。

  當然有的時候為了加重語氣,還會說“怹老人家”!比如倆人見面後,聊天時提到自己的父親,對方問:“您家老爺子最近怎麼樣,怹老人家身體挺好哒?”聞着聽完後就會回答:“托您的福,怹挺硬朗的!”故此,在這裡“怹”和“您”字用法一樣,是一種敬稱!

  還有就是用“怹”的時候也有點小講究,跟“您”還不太一樣。比如用複數的時候可以用“您們”,但“怹們”就最好别用了,畢竟“攤們的”這個音還是很接近那句國罵的。不過今兒這個“怹”字,即使是在現如今的老北京人耳邊也很難聽到了。“怹”字和“您”字一樣,都是由“你們”和“他們”的合音進化而來,本意是用來表示複數的。後經過長期演變,逐漸成為專指第三人稱和第二人稱的敬詞。

  老北京人在使用這兩個詞時,不說“怹們”和“您們”,而說“怹二位”、“怹老倆”、“怹幾位”、“怹衆位”和“您二位”、“您老倆”、“您幾位”、“您衆位”等。十分有意思的是,數十年前,在有些老北京家庭中,夫妻間甚至也有相敬如賓,互以“您”相稱的。這言語上“尊老愛少”、“長幼有序”的講究,是北京人獨具特色的禮儀修養。當聽到有些年輕人,特别是影視劇裡的人物對長輩或長者動辄稱“你”或“他”時,老北京人都會不由得批評:“瞧這孩子,跟大人說話沒點兒規矩,一點兒禮數都不懂!”

  那麼關于這個“怹”字是怎麼由來的呢?曆史上存在這多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據《中國文法要略》的作者、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認為,您和怹,是“你老”和“他老”的合音,認為“您”是“你老人家”、“怹”是“他老人家”的縮略語。

  第二種說法是說“怹”字的發明,跟“您”字有關,它們都是受到了阿爾泰語的影響而來。這阿爾泰語是一種突厥語族語言,在金、元時期,當時北京作為首都,故此北京地區的漢語和阿爾泰語互相融合,其中漢語的“你”字,受阿爾泰語發音的影響,演變成了“您”;同理,“他”字演變成了“怹”。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兩個字,是“他每”和“你每”的合音。這“每”是發語詞,其表示一種尊敬之意。在傳統漢語中,有時也被寫作“們”、“懑”或“門”。“您們”、“怹們”,在當時常常指的是一個人,而非幾個人。後來随着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北方方言受到了較大影響,同時這兩個字,也漸漸被讀成一個字,成了“您”或“怹”。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國南方,人們很少、很少說您和怹的原因之一。

  除了以上觀點外,還有不少人認為,這兩個字,原本是在清朝時期,由旗人獨創,後來逐漸在當時的都城北京中盛行、并演變成北京當地的一種方言!據說這個“怹”屬于生造字,它是根據“您”字衍生而來的。這是因為當時在對于第二人稱,表示對對方的尊重時,心上有你,就是“您”字;而在對第三人稱中的“他”的稱時,沒有敬語。這就給人們在禮儀、交往過程中帶來了諸多不便。于是慢慢的就由“他、您”合并,造了這麼一個字,從而表示:心上有他,即為“怹”。通過這個字,您就可以了解到原先北京人的規矩之大。

  在老北京,對長輩、對上司的稱呼,必須要和對一般人有所區别,并且還必須要用敬語。其實上述不論哪種說法正确,它們都真實的描畫出老北京人的生活狀态。在老北京,“怹”字和“您”字一樣,也是京城裡人們經常要挂在嘴邊兒上的,但是到了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随着普通話的普及,北京人說話逐漸向普通話過渡。這個“怹”字就和許多“很土”的北京方言一起,逐漸淡出了人們的口語。

  記得在我小時候,胡同兒裡街裡街坊兒們相互聊天或侃大山時,還能聽到這個詞兒。還有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去父母單位玩兒,那時候二老單位的同事們,幾乎都是老北京人,他們在聊天的時候,還常用到這個字兒。但到後來離開單位、告别胡同兒後,聽到這個字的機會就不多了。現在的北京人,幾乎不用這個字、甚至都快不認識這個字了。不過說回這個字,僅從“心上有他”的字義上來看,感覺它的“過勞死”多少有些可惜。

  說到北京的老規矩,那為什麼要提到這個“怹”字呢? 這是因為講究禮數,它是老北京人骨子裡的東西。用句文化人兒的話形容,那就是由生活在這裡的、世世代代的北京人,總結出的人生哲學所确定了的。咱再用句平頭兒老百姓的俗話來講,那就叫做不斷“混人緣”,它是“ 混”出來的。

  北京人的禮數教育,從古時候就很講究,這點首先就表現在待人接物的稱呼上面。這種教育,使得姆們從小兒就培養出了一種意識:那就是說話時“沒大沒小”,就是不懂禮貌、就是不會做人,那就會很“得罪人”、很沒“人緣”。

  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詞之中都包含着豐富的内涵。這僅從一個“你”字,演變到“您”字;從一個“他”字,演變到“怹”字,就能體現出咱們中華民族淳樸、善良、謙虛、禮貌的美德,以及對一種美好心靈的寫照,這也是一個社會文明提升的體現。而現如今,别說“怹”字了,就連“您”字,我聽的都少了。由此看來,我們不但丢失了傳統,而且也偏離了軌道。

  在北京的土語中,随着時間的推移,有些至今還活躍在北京人口頭兒上,有些則早已作古、難覓蹤影了。然而那些遺失了的敬語,都能真真切切的反映出當年老北京人對生活的态度,即對人、對環境、對生命,對生活的那份感恩和敬意。這份感恩和敬意,是老北京人的底蘊,是傳統北京文化的脊梁。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有了能讓老北京人在精神世界裡,充滿包容、祥和、甯靜、深邃、大氣與溫暖。但願,在已漸行漸遠的“怹”字背後,這份敬意、這份底色,還能夠完整的傳承下來!

  那好了,今兒就先和各位聊怎麼多,咱們回頭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