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瓷器的故鄉,從古代文明開始,瓷器就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流通在絲綢之路沿線,為古代東西方文化做出傑出貢獻。
瓷器在宋朝時普及,這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并稱為宋代五代名窯。
而這次來到鈞窯之都神垕古鎮,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遊覽它周邊的名勝古迹~
神垕古鎮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餘脈,周邊山川秀美。這個古鎮因鈞窯而出名,從而形成這繁茂之地。
據資料記載,曾經有詩人為神垕古鎮作詩,“進入神垕山,七裡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邊天。客商遍地走,日進鬥金錢。”講的就是這座古鎮的景色。
這座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小鎮卻曾經先後被評為“中國鈞瓷之都”,中國曆史文化名鎮。
來到神垕古鎮,首先要感受的是鈞瓷文化的魅力。看鈞瓷的開窯儀式,開窯是瓷器面世前的最後一道工序,這時候能看到瓷器的顔色絢麗多彩,這就是瓷器匠人常說的“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開窯讓每個前來觀看的人都能感受到“窯火凝珍”凝結出的人與火的藝術,以及要“薪火相傳”的精神記憶。
關于開窯時間要具體問景區的工作人員,這次開窯是剛好趕上啦~
神垕古鎮中還有神垕老街、關帝廟、伯靈翁府、大宋官窯的“大美*四時天”展覽以及陶瓷官署等景區。
神垕老街周邊都是明末清初留下的古建築,一塊塊石頭疊落成一座高大的炮樓,還未走近看,就已經感受他的古樸。街邊兩旁,是一戶戶的深宅大院,每個深宅大院中曾經居住人口衆多,前後院内的建築構造,均是門第高大,布局對稱,梁上和木棟山都均有雕刻紋飾,細緻精美。再看街内絡繹不絕的人流,仿佛看到曾經神垕古鎮的繁華景象。
關帝廟是由山西晉商出資建造,整體由鐘樓、鼓樓以及木牌樓組成。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木牌樓上的“十三級鬥拱”,而鬥拱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而皇家建築也隻有九層。關帝廟之所有有十三級鬥拱,證明關帝在古時人們心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也透漏着晉商重情重義的品格。
伯靈翁府又被稱為“窯神廟”,是神垕古鎮的文化符号。來到這裡,你才算是真正來過神垕古鎮。府内供有三尊主神:窯神孫伯靈、土山大王-舜帝和金火聖母,保護着這座古鎮的平安祥和。
大宋官窯的“大美·四時天”展覽,展覽中将鈞瓷的色彩變化演繹的淋漓盡緻,二十四節氣中窯變的自然之色,節氣的變化也有不同的窯變,讓人無不稱贊,所有的手藝人都要經過時間的磨練以及窯變的這段關卡,才能向世人展現出鈞瓷的獨特美麗。
陶瓷官署,是清朝年間朝廷為了規範和管理神垕鎮陶瓷而生産的,入門就一幅花開富貴圖,寓意富貴常來到。這個地方見證了神垕鈞瓷的發展,從建築架構上展現古代的精湛工藝。
欣賞鈞瓷藝術,品味獨特老街。黃昏下山,這時可以選擇周邊的食宿,價格不是很貴,一天帶吃住不過百,是一個适合帶孩子和父母的景區。
自駕:鄭州市——鄭栾高速——龍山大道——鳳翔大道——省道236——賀神線——神垕古鎮景區(全程110公裡,大約需要2小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