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一樣#
《生活需要儀式感》李思圓
儀式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我們對于生活的付出與熱愛,值得我們這樣莊重地對待自己。把精力專注在一件事上,在當下專心緻志地隻做一件事。
比如,你想要看一部電影,就集中精力從頭看到尾,你要把看完這部電影當作最重要的事來對待。比如讀書,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小目标,每天讀二十頁,每周讀完半本。然後在以後的日子裡,循序漸進地增加頁數,最後實現每月讀四本書,每年讀五十本書的大目标。
常常有人認為,穿着高貴的禮服,進出高級的西餐廳,喝着好年份的紅酒,才叫真正有儀式感的生活,其實平凡生活裡的平凡人,也能擁有這樣的生活。
有時,生活的儀式感根本就無須很多物質做基礎,發個朋友圈,也能看出儀式感,也能擁有美感,讓人覺得特别有趣。細碎而又普通的小事在生活裡比比皆是,它同樣能給人帶來感動和快樂。
真正有儀式感的生活是什麼?是對自己、對生活的一種用心,它讓你積極、樂觀地在這個功利的世界裡,尋找着别樣的生活之美。
比如,配上幾張夕陽西下的照片,讓你一看就懂了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比如,發的照片從來都是三張、六張或九張,讓人覺得整齊有序;比如,每次給照片配上的話,一定要應景、應時、應主題。
歌德曾說:“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
既然旅行能讓人找到樂趣,那就去旅行吧。背上行囊,在路上去感受狂風暴雨,懸崖險灘。在馬爾康的大草原馳騁,去“海角天涯”,在清爽透膚的海水中,聽聽浪花拍打海灘的聲音。
臨清風,對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路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暢懷,足以極視聽之娛。
在路途中行走,在行走中遇見更美的風景、更美的自己,你會發現,在路上的感覺真好。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曾這樣說道:“我總是不假思索地上路,因為出發的感覺真是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滿了可能性。”
有時間的話,去行走吧。去旅行,去出發,你會慢慢感到,動起來,生活真的會有趣很多。不信,你試試?
除了工作和日常生活外,我們還有一種精神上的寄托,就是所謂的興趣愛好。有了興趣愛好,你的生活就有了動力。無論你的愛好是寄情于山水,還是隐于市,又或是心裡想着詩和遠方,一旦擁有精神的食糧,一個人的心不會有饑餓感,身體自然會充滿無限的力量。
以前的人,因為勞動時間比較長,總說身體很累。而如今,我們常聽到的一個詞語“心累”。看到很多随時把心累這個詞挂在嘴邊的小青年,着實讓人唏噓。人的身體可以累,但心一累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以至于幹什麼都提不起勁兒。
宋代黃山谷說:“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能達到這種境界的幾乎都是對讀書着了迷、上了瘾的人。
讀書這個習慣是可以培養的,但若你在這個習慣裡找不到所謂的志趣,就會特别容易放棄,即便你強撐也沒有多大意義。但對讀書上瘾後,就很難戒掉了。那些喜歡讀書,真正對讀書這件事如此專注的人,大多都因為對讀書上了瘾。
大多數人,剛練習寫兩天毛筆字,就想要剛勁有力的筆鋒;剛去了一天健身房,就想甩掉全身贅肉;翻了幾頁名著,就認為自己學富五車。這個社會正在傳播着這樣一種所謂的立竿見影的成功學觀念。隻要失敗,立馬懷疑自己是不是追求了錯誤的東西,膽怯而不自信。
凡·高,荷蘭後印象派畫家,在他那短暫的三十七年生命中,就有十年時間不斷地在為他的夢想努力。直至死亡,他也未能親眼見證自己的成功。但這十年的“失敗”,一次又一次地堅定了他的信念。
無論是平凡的人還是名人,或者是被我們認為特别厲害的那類人,他們的任何一種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信手拈來的。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有這樣一段話:“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将永不消逝。”隻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你隻會一時失敗,但絕不能以偏概全地斷定自己會永遠失敗下去。
不要着急,世上沒有立竿見影的成功。我們隻需堅信:萬般皆在土,各自等時來。
通向理想的途徑往往不盡如人意,而你也會受盡磨難,但是,你盡管去争取,理想主義者的結局會是悲壯的而絕不可憐!
《天堂的電影院》裡有一句話:“你不出去走走,就以為這是全世界。”你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不拓寬自己的視野,你不去遇見更好的人,做更好的事、讀更好的書,你就真的以為當下這還算過得去的毫無生氣和夢想的生活,就是你的全世界。
也許我們沒有“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能力,也沒有把環球旅行當作人生終極目标的魄力。也許我們一輩子也無法遊遍國内的城市。但也并不是等我們有了錢,有了時間,有了精力,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後,我們就能擁有全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