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不經意間觀看了一個名為《School Lunch in Japan Its Not Just About Eating!》的紀錄片,片長8分鐘,點擊量幾千萬。看後,對比自己家正上小學的孩子的學校午餐,發自内心的感歎正如一位網友的評論“挺好,挺好!什麼時候我們也能這樣!”和日本孩子相比,我們的孩子算不算直接輸在起跑線上了!
紀錄片開頭,校長的一句話就是對該片最好的總結:45分鐘的午餐時間,是學習的時間,跟數學課沒有什麼差别。
看到這裡,日本小學生一餐平日裡的午餐,有什麼值得學習的,我很詫異。清晨7點45分,一個漂亮的小女生走出家門,書包旁有個精緻的小袋子,她帶着微笑給大家展示了她的桌布、筷子、牙刷、牙杯還有一個小手帕,一切都是那麼的潔淨,那麼的自然。對比自己家孩子的沉甸甸的大書包和一個喝水的杯子,感歎到,日本孩子真的很講究!
這時鏡頭一轉,小女孩随着其他幾個男孩兒女孩兒們排着隊步入學校的大門。
這所小學大概有幾百個小學生,條件看着很一般,這個班級38個學生,1名老師,教室比較擁擠,桌子挨着桌子,後面的儲物架被堆得很滿。這點跟國内大部分小學學校情況類似。
鏡頭轉到學校廚房,工作人員穿着幹淨制服,各種廚房用具看着幹淨、整齊且專業。今天的食材,是這個學校六年級的學生在校園農場自己耕種的,想必這就是咱們國内夢寐以求的“綠色天然無公害”食材吧。日本小學生自己動手種植作物,自給自足,對比國内的孩子,麥苗和韭菜估計很多孩子都分不清楚,這算不算差距?!咱們掏光腰包也要給孩子報這班兒那班兒,占用了孩子的大部分課後時間,為的就是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初衷好,可能忽略了“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
片中介紹,廚房的5位工作人員要準備全校的午餐,他們正在給孩子們準備蔬菜湯,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澆了梨汁的炸魚排。
另外一間房間整齊擺放着孩子們的餐具,很幹淨,相當贊!12點25分,孩子們跑出教室,有序地排隊洗手,這點也很贊,這麼大點的孩子看着很有規矩。洗完手,穿上餐服,餐帽,戴上口罩,一切都是那麼的細緻。
穿着工作服的孩子開始打掃教室,擦拭桌子,值班的同學負責取餐,這時,隻見一位同學拿着本子,認真的進行詢問其他孩子有沒有腹瀉、咳嗽或者其他不舒服,還問到,有沒有洗手,一切都是那麼的認真負責。得到确認後,值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擡着餐盒去取餐。
回到教室,同學們都已坐好,值班同學負責分發,還有每人一盒的牛奶。他們各負其責,進行得有條不紊,就餐同學也都排好了隊。發完了食物,還不能立刻開始就餐,值班同學還會介紹還剩下哪些食物,具體到品種和數量。
接着,還有同學負責介紹食物的來源,土豆是六年級同學親手種植的,炸魚排澆梨汁用的梨子是從附近農場購買來的。老師也連忙補充到,來年三月,就輪到我們種土豆了。孩子們顯得特别的高興。非常禮貌地感謝完值班同學,就和老師一起開始用餐。
孩子們今天的午餐有:面包,一塊魚排,土豆泥,一碗蔬菜湯,還有一盒牛奶,簡單、清淡但營養全面。
飯後,孩子們開始刷牙,老師也在其中。
鏡頭轉向已經沖洗好、晾幹待回收的牛奶盒,孩子們自己動手拆洗,“垃圾分類、回收”的理念估計早已經印刻在了孩子們的腦海裡。接下來,餐具分類,餐盤、飯碗擺好,送回廚房等待清洗。
接着,依舊是打掃,教室、走廊、樓梯……
看到這裡,我終于明白了紀錄片開始校長的那番話,45分鐘的午餐,學生們自己動手打掃衛生,取餐,分發食物,收拾餐後的物品再送回,這些都能讓學生們更加理解食物來之不易,懂得尊重勞動成果,懂得相互配合,懂得團隊的力量。
紀錄片結尾,當被問到“你喜歡學校的午餐嗎?” 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讓人感動,發自内心深處的感恩和幸福溢于言表。
8分鐘的紀錄片放完了,源自内心的思考卻沒有停止。由于曆史的原因,讓我們很難對日本這兩個字有什麼好感,但不得不承認,日本小學生一頓看似普通的午餐,确實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思考我們身邊的小學教育,去思考我們的孩子學校平日的午餐,去思考别國孩子和我們的孩子不經意間的舉止。
首先要說明的是,筆者不是崇洋媚外一類,對于曆史問題,也從不敢忘卻。
自家也有正上小學的孩子,和不少家長的煩惱類似,孩子自律性差、學習惰性強,專注力差,自我嚴重,不敢奢望他做事有團隊精神,要尊重别人勞動成果和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對人對事等。不是孩子不好,覺得問題還是出在自身的教育上,隻能做自我批評并加強自身學習。
從紀錄片當中,由孩子們日常裡的午餐,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他國小學生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更多的是對自家孩子的教育自身有怎樣的缺失或者說不足,諸多問題,來自社會、學校、還有我們的小家庭,如何給孩子們提供一餐簡單、清爽而又有全面營養的“學校午餐”,值得我們深思。
家裡有小學生的家庭很多,您家孩子學校的午餐還好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本文由“百分小學數學”原創,歡迎關注,大家一起漲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