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是因為宇航員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而飛上太空的。
2、宇航員,或稱航天員,全稱宇宙航天員,則指以太空飛行為職業或進行過太空飛行的人。确定太空飛行的标準則沒有完全統一。 在美國,以旅行高度超過海拔80公裡(50英裡)的人被稱為宇航員(astronaut)。國際航空聯合會(FAI)定義的宇宙飛行則需超過100公裡。到2004年4月18日為止,按照美國的定義共計440人,在太空裡度過了一共27,082個全體乘員天(crew-day,美國的定義),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個全體乘員天。在國際航空聯合會的定義下,隻有434人符合資格。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來自至少32個國家。在香港及東南亞,航天員亦稱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僅有前蘇聯/俄羅斯、美國、中國三個國家擁有發射載人航天任務的能力。其他國家的宇航員都需要與以上三國合作來完成載人航天任務。自1961年人類首次飛天以來,共有來自38個國家的宇航員先後飛天。
3、名稱由來
約定俗成的,被俄羅斯航空及航天局雇傭的宇航員或前蘇聯的宇航員都被稱為“космонавт”,其英文版本為Cosmonaut。“космонавт”來自希臘語單詞“kosmos”(代表“全宇宙”)和“nautes”(代表“船員”)。事實上,“cosmonaut”和“astronaut”意義相同,選擇所使用詞語的原則常常是政治因素。1995年3月14日,宇航員諾曼·薩伽德成為首位乘坐俄羅斯發射的航天器上太空的美國人,可以認為在此過程中,他成為首位美國“cosmonaut”。
4、據稱,馬來西亞的趙裡昱(Chiew Lee Yih)在1998年3月創造了“Taikonaut”(太空人)一英文詞,并首先在某個網絡科技論壇裡使用。差不多同時,陳藍(Chen Lan,音)在其“Go Taikonaut”的網頁裡使用它。這個詞普遍被西方媒體用來稱呼中國的太空人。“Taikonaut”由“太空”的漢語拼音“tài kōng”和“船員”的英文縮寫“naut”(或“航行者”的希臘文“naus”,“宇航員”的英文“Astronaut”删節組成。但在中國官方所發布的稿件中,多半堅持使用更帶技術性的名詞“航天員”(astronaut),意思為“太空航行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