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來充滿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認為《易經》很玄妙,困惑究竟怎麼才能學懂。
其實,《易經》并不神秘,要學習《易經》,首先要搞懂5個小訣竅。下面為大家列舉說明一下:
01 八卦從何而來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發明,伏羲氏“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來”的意思。
伏羲氏畫出八卦,來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現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澤、風,依序命名為“乾、坤、震、艮、離、坎、兌、巽”。
用符号代表實物,符号的組合代表實物的變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現象之外,還可象征物質的八種基本性質、一個人的不同角色、人體器官、動物等等。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麼
爻,即為“效”,就是指效法“變化”的主動力與受動力。
陽爻(—)與陰爻(--)構成卦象的有兩個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為三爻構成,即“☰、☷、☳、☶、☲、☵、☱、☴”。
八卦兩兩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況都涵蓋其中。
于是,難以捉摸而讓人擔心的“變化”,就對應到排列組合中,讓人能夠更清楚地看到,某種狀況的吉兇,再用适當态度來應對。
因此說,《易經》可以用來“探讨變化”。
03 卦辭、爻辭的來曆
來到周文王時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裡七年之久,為每一卦都寫了下一句卦辭,并為每一爻寫下一句爻辭,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經》。
即指六十四個卦象、六十四句卦辭與三百八十四句爻辭,以今天的印刷方式來看,大約二十頁篇幅。
04 什麼是《易傳》?
不過,我們今天所讀的《易經》,卻不止這些,還包含了《易傳》在内。
《易傳》是孔子與後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記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論,反映了儒家觀點。
《易傳》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傳》上下兩篇,講解每一卦的卦辭。
《象傳》上下兩篇,講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辭。
《文言傳》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說卦傳》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傳》講解六十四卦的順序。
《雜卦傳》為簡短的心得。
《系辭傳》上下兩篇,篇幅最長,為發揮《易經》的哲理與實際應用。
05 《易經》要告訴我們什麼?
在古代,《易經》原本為占筮用書。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時,要考慮五種意見,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願、龜蔔、占筮”。
夏朝有《連山易》,商朝有《歸藏易》,周朝有《周易》。前兩本都已失傳,而《周易》就是現在人所謂的《易經》。
《易經》的重點在于:居安思危與樂天知命。
《易經》所要向人們傳達的是:
一切在變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覺?既要見微知著、預作防範,又要随時自省、改過遷善。
在發現大勢所趨時,須以樂觀态度面對;在懊惱自己遭遇時,須了解前因後果。
鼓勵人們成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這三方面不斷提升,以善盡讀書人的責任。
在現代,《易經》常常被誤解為算命或迷信,我們則應忠于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廣益之時,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設法探詢天意。
我們不妨參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來看待占筮。
學習者能夠理解以上5點,以合理的态度,對《易經》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再進入後續的學習,則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希望對大家學習《易經》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