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别三文魚和虹鳟魚?來源:中國青年報日前,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标準(以下簡稱“團體标準”),稱虹鳟屬于三文魚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号稱産出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實際則生産虹鳟魚的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也參與了該标準制定有專家稱,虹鳟不是三文魚;生食虹鳟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危害健康;團體标準提出的消滅寄生蟲的方法适用于海水魚(澎湃新聞8月12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怎樣鑒别三文魚和虹鳟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中國青年報
日前,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标準(以下簡稱“團體标準”),稱虹鳟屬于三文魚。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号稱産出中國“三分之一的三文魚”、實際則生産虹鳟魚的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也參與了該标準制定。有專家稱,虹鳟不是三文魚;生食虹鳟可能感染肝吸蟲、肺吸蟲等寄生蟲,危害健康;團體标準提出的消滅寄生蟲的方法适用于海水魚。(澎湃新聞8月12日)
虹鳟到底能不能算三文魚,此一争論,由今年5月的一則媒體報道意外引發。中國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團體标準,将虹鳟納入三文魚,算是對相關争論給出了一種答案。隻是,這隻能代表水産流通行業的看法,團體标準也不具有強制性,再說由13家虹鳟養殖企業參與制定,其公正性也難免存疑。很顯然,希望由團體标準來止息争議不太現實。
綜合各方意見和國際通行的分類标準,将虹鳟劃入三文魚,疑問是很明顯的:在研究和學術角度,有專家稱,虹鳟魚和三文魚并非同類魚,前者是淡水魚,後者是海水魚;在消費者的慣性認知中,三文魚就是一種可以生吃的海水魚,在國内通常特指大西洋鲑。那麼,突然多出一個“國産三文魚”,消費者自然心存芥蒂。
這次團體标準,對産品标簽作出明确規定,要求标注原料魚産地以及種名,讓消費者清楚原料魚來自哪裡,知曉産品的商品名及種名。也就是說,到底是大西洋鲑,還是虹鳟,應該讓消費者心裡有數,有可選擇的權利。這對于避免引起對消費者的誤導,無疑是必要的。可這一技術性操作,并不能掩蓋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虹鳟到底能不能生吃,以及相關喂養、運輸、銷售的過程,又如何保證安全。
虹鳟魚到底能不能生吃,除了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的背書,似乎無明确的權威科研數據支撐。虹鳟到底能不能算三文魚,對消費者來說,其實質也就在于虹鳟是否能夠生吃。而按照專家的說法,“所有海水魚和淡水魚都有寄生蟲的可能,生吃三文魚時也要防止寄生蟲,但海水魚的寄生蟲種類少,海水的滲透壓高,到人類體内往往因環境不合适,不會長成成蟲,淡水魚的寄生蟲與人體的生長環境接近”,所以,生吃虹鳟的風險“比海水三文魚大得多”。不過,這種說法仍隻是相關專家的态度,市場監管部門更有必要給出更權威的标準。
退一步講,虹鳟到底能不能算三文魚,并不影響虹鳟魚本身的食用和市場價值。因此,此一問題的争議,不應該演變為對虹鳟價值的否定。在争論之外,有一個問題,或許對于虹鳟的養殖公司而言更顯重要——既然虹鳟自有其價值,那麼是否一定要傍“三文魚”的大名?或者說,是否一定要生吃才能證明虹鳟的價值?
面對争議,行業協會與企業站出來發表意見,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團體标準的局限性,卻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對于三文魚産地的标注,在不具有強制性的條件下,如何保證其執行效果?引發三文魚與虹鳟之争的一個導火索——國内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産自青藏高原,過去消費者就大多不知情。這種低透明度的市場信息生态,不僅對消費者不利,恐怕也不利于虹鳟魚市場的長遠發展。
另外,虹鳟與三文魚之争,其背後還有更深的背景。有媒體披露,“水産造假嚴重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2010~2012年間,世界海洋保護組織(OCEANA)在美國的一項調研發現,21個州的零售和餐飲提供的魚類有33%是虛假标注;2016年,一項綜合了來自55個國家的200多項研究的數據,結果發現20%的魚類樣品存在虛假标注……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僅希望虹鳟與三文魚的争論從行業到監管部門都能夠有權威結論,更期待它能夠撬動水産品監管的升級。任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