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秦時代到漢武帝前期的這段時間内,中國文化界呈現的是百家齊放、百家争鳴的狀态,直到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儒學才真正融入中國人的血液當中,流行幾千年而不衰。儒家學說推崇的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提倡人們要進行不斷的學習,才能使人進步,而學習不僅僅使人懂得大量知識,還能深悟事理,方能遊刃有餘地遨遊天地之間,在面對問題時處亂不驚,輕松化解。
古人常說"博學、多聞、慎思、明辨、力行",明辨就要要求人們說話玲珑,講求技巧,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為什麼那些成功人士能夠如此出衆?除了選擇對的方向,還能适時靜心做好分内之事,另外在特定的環境下,能夠以好的口才博得他人歡心,在這些的支撐下,當然能夠成就一生事業了。無論什麼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此時的一句話就能夠看到平日的修養了,說得好就事半功倍,說得不好就會得罪人,而古人在這一點上,就做得很好,就算損人也讓人無法找到破綻,而民間最有名的十條"損人金句",帶着文雅罵人,文化有限都難以聽懂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第一條,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意思很明了,就是批評别人的能力不濟,沒有追求,連爛木頭都不如,甚至比糞土還要差,在社會當中,這句話幾乎都是長輩對後輩的評價。
第二,六老而不死,是為賊也。這句話就是說,那麼大年紀了,還沒有死去,簡直就是浪費社會資源,辜負口糧,有很大的過錯,聽到解釋後,真心覺得非常毒嘴。
第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帶有歧視女性同胞的意思,應該受到摒棄,卻不知怎的,竟然成為現代社會束縛女性的枷鎖。
第四,弱由也,不得其死然。這是說人不得好死的意思,文化有限真的聽不懂。
第五,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莊子的名言,形容人的視野眼光非常短淺,完全看不到外面世界隐藏的機會。
第六,多行不義必自斃。意思是說一個人犯了過錯,自然會受到上天懲罰。
第七,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說的是人沒有了禮儀,同行屍走肉沒有什麼不同,還不如老鼠身上的皮囊。
第八,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這是杜甫用來罵那些官宦小人的,意思是少了你,也不會影響地球的轉動。
第九,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幾十萬人沒有抵禦就放下武器,形容人膽小如鼠。
第十,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用這樣的話來調侃那些有心人,盡管動了小心機,依然得不到任何報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