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0日,記者一行來到河南省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産業園區,随意走進一家企業,隻見車間裡機聲和鳴,工人來往穿梭于各條生産線上,幹淨整潔的環境中,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生産車間一瞥 陳培 攝
提起塑料袋,生活中随處可見它的身影,和大家的日常起居密不可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不起眼的用品,硬是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被做強做大成了一個支柱産業,成為縣域經濟強勁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并以新型包裝材料産業園的形式存在。
西平縣包裝材料産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從當初散兵遊勇小規模作戰到現在擁有一定的市場話語權,這其中的巨大蛻變,使人由衷地佩服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委、縣政府的高瞻遠矚和正确決策。
嚴把質量關,出口創外彙 陳培 攝
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産業園,座落于西平縣柏苑街道辦事處工業規劃區内,是西平縣委,縣政府順應時代發展,多次認真調研後,于2019年3月開工建設。總投資30億元,占地面積522畝,共包含有标準化生産區,産品交易中心,研發檢測中心,商品展覽中心,物流倉儲區等建設項目。目前,園區已被河南省塑料包裝協會授予“河南省塑料包裝産業基地”稱号。
入駐的企業中,有的生産線是全自動化的,偌大的廠房裡鮮見有人,隻聞機器歡快的轟鳴聲。幾分鐘之内,一個個設計精美的袋子.網兜和托盒,便按設定程序制作完成,成為知名企業或者商超的外用包裝,被運往全國各地。
女工杜秋紅正在緊張工作 陳培 攝
從進料、成品到運輸,整個環節流水作業,有條不紊。在園區永信塑業,工人們制作的袋子和各式網兜琳琅滿目,極具看點。據新型包裝材料産業園總經理範廣興介紹,這些産品主銷越南,并出口東南亞十幾個國家。加工的産品是去年接手的訂單,工人們現在滿負荷加班加點地搶着進度。49歲的女工杜秋紅,是西平縣柏苑街道辦事處李莊杜社區居民,今年2月份進入園區工作。作為“40.50”人員能在家門口掙錢,還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她很滿足。“我在這幹有半年了,工資一月5000元左右。工作環境我非常滿意,又幹淨,袋子又沒有氣味,我想以後繼續在這幹下去”。交談中,杜秋紅言語透露着的幸福,深深感染了記者。
該園區可入駐企業五十餘家,能安排六千多人就業,目前已入駐21家。在這裡的務工人員每月最低能到手工資四五千元,最高的計件工能拿一萬二千元左右,有些夫妻倆人一年收入十來萬不是夢想。目前園區工人有兩千多人,基本上都是周邊村鎮的,遠的也輻射到平頂山,漯河等地。
西平縣新型包裝材料産業園總經理範廣興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根據國家的産業政策,正在積極推進走塑料吹膜行業中可降解的道路,園區中的塑料網兜業務,目前在全國行業中占據市場份額70%以上,我們正給三全、思念公司合作托盒吸塑産品。後期會根據園區建設情況,把我們的産業打造成一個一體化的完整産業鍊條,帶動當地就業和稅收,給西平縣打造一張靓麗新名片。”
作為屬地管理的西平縣柏苑街道辦事處,助力園區企業發展自然是責無旁貸。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發展的戰略性基礎工程,沒有好的環境就成長不出好的企業。柏苑街道辦事處今年以來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組織專班下沉企業,送服務,問需求,真心實意幫助企業纾困解難。
産品遠銷國内外 陳培 攝
“隻有‘腳下有泥,方能胸中有數’。政企之間建立了高效順暢的信息交流渠道,全面了解企業所思所慮,所想所盼,将心比心,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政府做好企業的娘家人,為企業發展提供好服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以後,我們一定更加全面精準及時地了解企業的發展情況,發展困難,發展計劃,為企業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共同實現更好的發展”。西平縣柏苑街道負責人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西平融媒全媒體記者 呂曉)
本版責任編輯:于洪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