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一段正常的出口标線,前方到達右轉去往收費站的匝道出口,地面出現直行加右轉标線。這個出口标線畫的比較标準,右側車道實線在到達拐點時往右拐,沿着拐點直線方向取而代之的是一段粗體虛線。
這段粗體虛線與左側直行車道線并行,一直延伸到前方導流線為止。所有在這裡右轉彎的車輛,需要在粗體虛線段落内擇機逐漸完成右轉變道,所以這條線又叫做漸變線。
拐出口标線右側這段道路叫做減速車道,車輛右轉變道後進入減速車道完成減速,減速後繼續往前開通過匝道到達出口。這樣很清晰很明确,不會出現任何歧義。
我們再看一個彙入口,現在我沿着服務區匝道,從服務區開出來準備上高速,在通過左側這段導流線以後,
與之相銜接的也是一段粗體虛線,彙入高速公路的車輛需要在粗體虛線一側的車道内提速,在提速車道結束前擇機逐漸向左彙入高速公路主幹道,彙入口粗體虛線右側這段道路叫做提速車道。
粗體虛線最後與主幹道車道右側實線相銜接。
現在又是一個拐出口,和剛才看到的拐出口是一樣的,
接下來又是一個彙入口,也是和剛才的一樣的。
再接下來看到的這段标線就有些怪異了。前方到達右轉出口,右側實線車道線出現一個分叉,一條右轉,一條繼續直行。在這條直行的實線車道線上,還有一條虛線,
虛線和實線相伴一直延伸到前面的導流線後虛線才結束。這是一條什麼标線呢?老司機表示看不懂,新司機表示沒學過。
如果按照那種标準的虛實結合線來看待的話,實線一側的車輛是不能跨越和變道的,虛線一側可以跨越和變道。
但是這個實線一側在左,那右拐的車輛如何走呢?
無獨有偶,這裡也是一個高速公路拐出口,從右側實線的痕迹看半截新畫的實線是向右彎曲的,沿着舊的直線往前看,直線的實線上面出現粗體虛線,
繼續往前走實線的痕迹消失,隻剩下粗體虛線往前一直延伸,最後與導流線銜接。
我們再看一個右轉出口地面右側這條實線也是一直直線往前的,看得出往右拐的實線不是一次畫的,銜接點也不是怎麼協調。
這條直線上同樣出現了虛線,一直延伸到與導流線相銜接。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三個右轉出口都有怪異的虛實結合線,
它們都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個是:直線實線和右拐實線以及直線實線和虛線,不是一次施工畫上去的,根據銜接點和新舊程度對比,也有明顯的痕迹證明不是同一次畫的。
第二個是:這些右轉出口在該條高速公路通車時并沒有設置,是後來甚至該條高速公路通車若幹年後才開的新出口。依此可以推論,因為後來新開出口需要規劃虛線,但是舊的标線并沒有或者不容易清除,就出現了這種怪異的标線。也就是說直線實線已經沒有效力,要以粗體虛線為準。
這樣以後大家開車看到這樣的組合就不用再納悶和糾結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