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偶像劇的人,對這一幕肯定不陌生:
清晨,陽光灑在床上,男主睜開眼睛,輕輕地揉了揉女主的頭發,女主醒來,兩人相視一笑,然後交換了一個甜甜的早安吻……
不知道你們什麼感覺,反正我每每看到此幕,少女心蕩然無存,滿腦子想的都是——嘴巴裡沒味兒嗎?這這這,怎麼親得下去?!
口臭,太尋常不過了。老話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四人行,必有一口臭。(後半句是我編的)
在中國,口臭的患病率高達26.4%,這也就是說,大約每4個人就有1人口臭。
如果你不是一出口就“傷人”的那個,估計也是被口臭熏暈的那個,蒼天饒過誰啊……
為什麼會有口臭?産臭菌在“作亂”
人的口腔有各種各樣的細菌,其中有一種“産臭菌”,就是制造口臭的“幕後黑手”。
它是怎麼“作亂”的?
我們的嘴巴每天吃吃喝喝,口腔内必然會有殘留,而這些食物殘渣,就是産臭菌的最愛。
它通過腐敗、分解殘渣,産生揮發性硫化物(跟屁的成分相似),也就是口臭氣體。
怎麼殺死這些産臭菌?
消滅口臭,最主要是殺死産臭菌。明白了它從哪裡來,想解決它就好辦多了。
1. 餓死它
有些人懶得刷牙,别說早刷一次晚刷一次了,就連早上刷牙也是勉勉強強,隔天來一次。
更多的人,是假裝在刷牙,牙是刷了,各個死角卻沒照顧到,三兩下就完事兒了有什麼用?
這樣一來,口内食物殘渣長期寄存,産臭菌就永不斷糧。
餓死産臭菌,其實很簡單:飯後及時漱口,早晚各刷一次牙,每次不少于三分鐘,并且一定要記得刷舌苔,因為舌苔也是細菌的“集散中心”。
2. 滅了它的老巢
口腔問題,是引起口臭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牙周病會導緻牙齒之間的縫隙變大,形成牙周袋,使得食物殘渣更容易窩在這個“袋”裡,産臭菌躲在裡面放屁,你根本沒轍;
另外,有蛀牙時,牙洞也容易“收留”殘渣,變成變形鍊球菌、乳酸杆菌等細菌滋生的溫床,發出臭味,導緻口臭;
智齒位置不正時,也會引起同樣的問題。智齒與牙肉間形成的溝槽,就像一個小口袋,能裝下産臭菌一兩個月的幹糧。
這些大大小小的縫隙、蟲洞、溝槽,都是産臭菌的老巢,必須滅了它。
- 有牙周病的,該洗牙的洗,并且要定期洗;
- 有蛀牙的,該補的補;
- 智齒位置不正的、發炎的,引起塞牙的,該拔的拔,别猶豫。
3. 斷其後路
有些人整天抽煙、酗酒,左手拿榴蓮,右手握大蒜,嘴裡嚼韭菜,長此以往,不口臭就奇怪了!
煙草燃燒後的揮發性硫化物,本來就自帶臭味。另外,吸煙會減少唾液分泌,造成口腔幹燥。而一旦嘴裡太幹、口水太少時,産臭菌會更容易滋生。
而飲酒後,酒精會産生乙醛等代謝物,這些油漆味的物質從嘴裡排出,散發陣陣酒臭味。
同樣的,飲酒也會讓口腔變得幹燥,産臭菌自然一窩蜂地湧上去了。
看到這裡,你也應該懂了,要斷其後路,煙是必須戒的,酒能少喝就少喝,就算喝也要及時漱口、刷牙,不給産臭菌留一丁點機會。
一個知識點:
我們早上起來,會感覺口氣特别重,也是因為嘴巴太幹了。
人在入睡後,口水分泌大幅減少,于是産臭菌們肆無忌憚,整夜整夜地啃着你昨天的晚飯和宵夜殘渣,酒足飯飽後又“噗噗噗”放屁,第二天嘴巴就臭了~
這幾種口臭,不關嘴巴的事
少數口臭,問題不出在“口”,而是以下幾個部位。
- 呼吸道——腥臭味
鼻炎、鼻窦炎、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會導緻呼吸道分泌含有蛋白質的粘液,而舌根後或口咽部,或多或少會附着到。這些粘液被分解後,會散發出一股腥臭味。
- 消化道——酸臭味
沒錯,腸胃不好也會引起口臭。
比如有胃潰瘍、胃炎、胃食管反流等毛病,其中胃反流所引起的口臭,是胃裡消化發酵的氣體排到了口腔裡。
而感染了幽門螺杆菌的人,同樣會有消化不良、胃動力不足的問題,氣味返回到嘴裡,口氣會重過沒有感染的人。
- 糖尿病——爛蘋果味
嚴重的糖尿病,可導緻口臭。當血糖上升,卻又沒有足夠胰島素分解它們時,人體會開始分解脂肪來提供能量。分解物之一的酮體濃度增加,就會産生一股爛蘋果味。
身邊的人有口臭,怎麼委婉地告訴ta?
身邊的人有口臭,不跟ta說吧,傷自己;直說吧,傷感情,說不定友誼/愛情的小船說翻就翻。
那麼,教你幾招:
一、自黑式
先說自己口氣大,吃一顆口香糖,然後遞給對方;
二、霸道總裁式
路過超市的時候買包口香糖,假裝不經意地遞給ta,說“送你的”。
三、貼心科普式
嘿,親愛的,你是不是胃不好啊,胃被幽門螺杆菌感染後,嘴裡會有味道的,去查查吧,身體健康最重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