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普通神仙(孔網店鋪:豪情文苑)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今天路過早市,有幾位大叔在路邊擺攤賣些舊貨,順便擺了幾本舊書,我挑了一兩本,不多,看到那裡還有幾冊二十年前國内轟動一時的小說(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拿起來觀瞧,一個是盜版,一個反複的鑒别,應該為正版。随即向老闆笑了笑,微信掃碼給他。在我眼裡的正盜版區别,還是顯而易見的。直觀上,“印刷質量”是一個最為重要的衡量标尺。無論從封面封底還是内頁,“印刷質量”的好壞可以基本判定正盜版85%的可能性。在外封上,盜版黑白或彩色封面都會有或多或少比較明顯的飄浮感,調色不正,或者書脊處顔色錯位,書名印刷較虛等問題。在内頁上,盜版會給人印虛了的感覺。盜版字迹印墨較重較浮,每頁的文字印刷感都會像是掃上去的,而不是打印上去的,沒有了正版字迹在紙張上的堅實感和清晰度。正版内頁字迹之間通常幹淨,而盜版則會因各式各樣原因留下墨點和印刷污漬。正版頁碼及篇章角标處通常工整,盜版如果放到日光燈下觀瞧,一頁紙頁碼通常不能對齊,排版淩亂。從純物理辨别的角度看,首先,傳統盜版紙張做工粗糙,通常走入兩個極端:過薄過黃的劣質印紙或過厚過白的一般打印紙。正版圖書的圖書專用印紙有些可以“白裡泛黃”,聞起來有淡淡清香感。而盜版味道則雜質較多;其次,黑白或彩色配圖清晰度也可以直觀判斷正盜版。正版黑白配圖即使是老照片也會清晰可辨,盜版則會比較黑或模糊。仔細觀看,特别在作者頭像圖片的分辨率上,應該可以很好察覺出盜版可能;第三,在成形書的變形、缺憾等直觀盜版印象之外,專業藏書家通過對一些特定印刷、裝訂的書籍了解可以發覺盜版在這些方面的不同:如線裝被改為膠裝,銅版紙被改為膠版紙等等,這些較為專業的鑒别方法能做到的朋友不多。在常識性問題上,傳統盜版往往無可避免的出現錯字别字問題,當然,這需要去真的讀書才能發現。另外,在版權頁提供信息也可窺見一二:例如與正式出版信息不符,出版年印刷年寫錯,條形碼印錯,出版社寫錯等等。國内曾出現過一代“錯配出版社”的盜印書,不是這個社出的,出版商卻标注了該社。還有就是版權意識淡漠,譯著并未付給國外版權費卻在國内正式出版,雖是正規出版社印制,但卻也算另一種意義上的“盜”。近年來,當當公然“按需印刷”也引起熱議。同時,在一些稀缺絕版書需求刺激下的高仿、精仿等技術也颠覆了人們對傳統盜版的觀念。甚至有“盜版做的比正版還正”的可笑現象。在一些已經确定絕版或傳統經典老書面前,有一條個人觀點:絕版多年的收藏稀缺書在市面上如果突然出現大量“全新正版”,價格還跟庫存書一樣便宜,就需要引起高仿精仿的懷疑了。另外,當同名書籍市場上突然出現一大批白菜價格海量可售時,也是批量性仿制的風險産生之時。二手書浩如煙海,衆多老師、專家經驗較之我多而又多。隻是抛磚引玉。歡迎各位老師和專家集思廣益,共議正盜鑒别之殇。總之一個目的,使真正愛書藏書之人買書“物有所值”,普及遠離盜版的常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