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質認定基礎知識及相關法規?到達檢驗檢測機構現場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資質認定基礎知識及相關法規?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到達檢驗檢測機構現場前
一、評審組預備會議
評審組長在現場評審前應當召開預備會,全體評審組成員應當參加。
會議内容主要包括:組長向成員介紹本次評審的目的、範圍和依據,介紹檢驗檢測機構文件審查情況;并聽取評審組成員有關工作建議,解答評審組成員提出的疑問。确定評審組成員分工,明确評審組成員職責,并向評審組成員提供相應評審文件及現場評審表格,最後确定現場評審日程表。
到達檢驗檢測機構現場後
二、首次會議
首次會議由評審組長主持召開,評審組全體成員、檢驗檢測機構管理層、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和評審組認為有必要參加的所申請檢驗檢測項目相關人員應當參加首次會議并簽到。
機構應準備好由負責人介紹機構的概況和參會人員;為評審組配備陪同人員,确定評審組的工作場所及評審工作所需資源。
三、考察機構場所
首次會議結束,由陪同人員引領評審組進行現場考察,考察檢驗檢測機構相關的辦公及檢驗檢測場所。現場考察的過程是觀察、考核的過程。
機構應在保證環境條件、設備設施符合檢驗檢測的要求基礎上,并做好檢測環境的整潔工作。
四、現場考核
首次評審或者擴項評審的現場考核項目需覆蓋申請能力的所有類别、參數或設備。複查換證評審和地址變更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減少。
對檢驗檢測機構的現場試驗考核,可采取見證試驗、盲樣考核、操作演示;也可采取人員比對、儀器比對、留樣再測等方式。
機構應注意檢測報告單上檢驗檢測數據和結果的表述是否規範、清晰,檢驗檢測記錄是否規範等。
五、現場提問
檢驗檢測機構管理層、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檢驗檢測報告授權簽字人、各管理崗位人員以及評審組認為有必要提問的所申請檢驗檢測項目相關人員均應當接受現場提問。
機構的管理層和關鍵崗位人員應根據各自職責對對法律法規、評審準則、管理體系文件、檢驗檢測方法、檢驗檢測技術等方面知識提前做好功課。
六、查閱記錄
評審組通過對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産生的質量記錄的查證,評價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以及技術活動的正确性。
機構應掌握管理體系的“寫你所做,做你所寫,有效運行,持續改進”十六字訣。
七、填寫現場評審記錄
評審組在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對檢驗檢測機構進行評審的同時,應當詳細記錄基本符合和不符合條款及事實。
八、現場座談
評審組組織現場座談會,機構的以下人員應當參加:各級管理人員、檢驗檢測人員、新增員工及評審組認為有必要參加的相關人員。
機構應認真組織上述成員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和管理體系文件進行培訓學習。
九、檢驗檢測能力的确定
确認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能力是評審組進行現場評審的核心環節,評審組會嚴肅認真的核查檢驗檢測機構的能力,為資質認定行政許可提供真實可靠的評審結論。
機構應提前确保自身的設備設施、場所環境、人員能力等滿足所申請的檢驗檢測項目要求。
十、評審組确認的檢驗檢測能力的填寫
評審組應當按檢驗檢測機構能力分類,規範填寫評審報告中的檢驗檢測機構能力表。
十一、評審組内部會
在現場評審期間,每天應當安排時間召開評審組内部會,最後一次評審組内部會,由評審組長主持,對評審情況進行彙總,确定建議批準的檢驗檢測能力,提出存在的問題和整改要求,形成評審結論并做好評審記錄。
十二、與檢驗檢測機構溝通
形成評審組意見後,評審組長應當與檢驗檢測機構最高管理層進行溝通,通報評審中發現的基本符合情況、不符合情況和評審結論意見,聽取檢驗檢測機構的意見。
十三、評審結論
評審結論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種。
十四、評審報告
評審組長負責撰寫評審組意見,形成評審報告,評審組成員和檢驗檢測機構有關人員分别在評審報告相應欄目内簽字确認。
十五、末次會議
末次會議由評審組長主持召開,評審組成員全部參加,檢驗檢測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參加。最後由評審組長宣布現場評審工作結束。
現場評審結束後,評審結論為“基本符合”的檢驗檢測機構就可以對評審組提出的整改項進行整改啦。要注意整改時間不超過30個工作日;提交整改報告時也要包含相關見證材料。
小編提醒:
出現以下情況,評審組會在征求資質認定部門或者其委托的專業技術評價機構意向後終止評審:
1)檢驗檢測機構無合法的法律地位;
2)檢驗檢測機構人員嚴重不足;
3)檢驗檢測機構場所嚴重不符合檢驗檢測活動的要求;
4)檢驗檢測機構缺乏必備的設備設施;
5)檢驗檢測機構管理體系嚴重失控;
6)檢驗檢測機構有嚴重違法違規問題或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7)檢驗檢測機構不配合緻使評審無法進行;
8)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材料與真實情況嚴重不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