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麥、燕麥、大麥、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綠豆、小豆、蠶豆、豌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
其特點是生長期短、種植面積少、種植地區特殊、産量較低,一般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
清薛福成《應诏陳言疏》:“八旗兵丁,不慣米食,往往由牛錄章京領米易錢,折給兵丁,買雜糧充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原來鄉下人苦得很,種出稻子都賣了,自己隻吃些雜糧。”洪深《香稻米》第一幕:“我家裡都是山地,泥土薄,一年隻能種一回雜糧。”
“五谷雜糧”之說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這二種說法的主要區别在于稻麻的有無,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種,“百谷”、“六谷”和“九谷”說的存在就是一個明證,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差異所緻。“五谷雜糧”說之所以盛行,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緻。因此,籠統地說來,五谷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