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印象中貧窮落後的印度,公路總裡程有800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一,你敢信嗎?要知道,新老牌的“基建狂魔”中國和美國公路總裡程才分别隻有470萬公裡、650萬公裡。
印度的國土面積隻有328萬平方公裡,排在全世界第七位;中國與美國國土面積分别排在全世界第三和第四位;在國民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中,印度都遠遠落後于中國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
在面積和經濟方面都遠遠落後中美的印度,又何德何能在公路總裡程上遠超中美呢?不得不讓人懷疑這其中的水分。
首先,印度和中美兩國的公路标準不一樣。在我國,公路隻有通過交通管理部門驗收的城間、城鄉間以及鄉間能行駛汽車的路才是合格的公路。農村的道路和城市的街道都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公路。那印度呢?按照印度對于公路的認定是,隻要主管部門認定,且有行人和牲畜走過的道路,那就是公路。按照這個算法,印度沒說自己公路總裡程突破了一千萬,都算是他們謙虛了。
在印度,他們也把所謂的“800萬”公裡的道路分成了三個等級。
第一級就是國家級道路,相當于我國的高速公路。印度國家級的公路有4萬公裡,占比是0.5%。然後細分為高速公路,有1500萬公裡,其中15%是單行道;最後是國道,有3萬公裡。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國道都是完全開放的。在高速公路上,你還可以看到摩托車、自行車、行人和牛等混亂通行的局面。再加上印度許多高速公路還是單行道,所以印度交通非常擁堵,在高速公路上一般的行駛速度隻有三四十碼,這簡直就相當于“龜爬”。
第二級是聯邦道路,相當于我國的省道。印度聯邦公路有10萬公裡,其中有75%是單行道,同樣是完全開放的。
第三級就是第三公路,占到了786萬。這些公路相當于我國上世紀農村裡的泥巴路。一到下雨,那就是泥潭,汽車根本通不過。如果不是受到了國土面積的影響,800萬這個數字估計還能翻兩番。
除了公路裡程世界第一,印度還是世界上的第五大經濟體,遠遠把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甩在身後,當然這個數據也存在很大的水分。
根據印度統計,他們隻有10%的貧困人民,和美國肩并肩起座。印度的人均GDP隻有2000美元,卻号稱自己有2.5億的中産階級。實際上,在印度你家裡隻要有自行車、彩電,手電筒和電冰箱,那你就是中産階級,所以許多印度貧民窟裡的人都覺得自己是中産階級。
公路設施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體現。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公路的價格是3000萬,山區達到了4000萬。作為一項“燒錢”的項目,印度之所以沒有優秀的公路,實際上就是沒錢。但是他們有的是“臉皮厚”,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最民主的國家。畢竟,印度的文盲率很低,隻有20%。因為在印度你隻要能認全26個英文字母,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就不是文盲。在中國,你隻有認識1500到2000個漢字才不是文盲。
雖然印度的操作經常讓人啼笑皆非,但印度也有值得讓人尊敬的地方。
印度最高學府,印度理工學院,為世界和美國輸送了大量的頂級人才。同時,印度的班加羅爾有“亞洲矽谷”之稱,被IT業内人士認為已經具備了向美國矽谷挑戰的實力。在2018年科技排行榜中,印度就憑借班加羅爾,超越中國,排在全世界第三位。
此外,印度作為英國過去最大的殖民地,英國在這裡留下了很多寶藏,為印度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印度政府好高骛遠,為了面子,空想多于實幹,讓很多印度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形成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如果印度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也許真的不一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