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我們對董其昌《畫禅室随筆》一書的講解,已經到了第十期,前面九期對書法中結字、輕重、大小、章法等内容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文将對書法中最關鍵的一個内容進行分析——用筆。下面進入今天的文章:千年不傳的書法“用筆之法”,其實就是這4個字?
董其昌說:“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張木強之謂,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這是董其昌對不懂筆法之人的形容,什麼意思?大意就是說,書法用筆是最難的,難在遒勁,但是遒勁不是有力氣就行的,如果是這樣,有力氣的壯漢都是書法家了。如果有力氣就能得遒勁,按照今天的理解,那麼舉重運動員皆可為書法家。
董其昌上來就抛出這麼一個問題,既然不是有力氣就能為,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才是正确的筆法呢?不要着急啊,既然老董給自己挖坑,他就有辦法從坑裡跳過去。注意!大招要來了,董其昌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哇塞,原來這就是書法的用筆之法,“提得筆起”4個字便是千古不傳的秘訣。
既然“提得筆起”是書法用筆的秘訣,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提得筆起呢?這裡就有必要對老董這句話進行分析了。“不使其自偃”意思是不要失去控制,反之不失去控制就必須把筆緊握在手裡,似乎我說了一句正确的廢話,其實不然。毛筆握在手裡并不是劍拔弩張用盡全身的力氣去寫,而是将毛筆提起來,同時毛筆又能随着自己的意識上下左右來去自如,這便是“提得筆起”。
“提得筆起”我們清楚了,那麼什麼時候提得筆起最合适呢?老董所說“發筆處”一詞值得注意,“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就是說下筆落紙之時就要提起來,換言之,毛筆隻要握在手裡就應該全程受控制,而不是讓筆自己癱在紙面上,使其自偃。
老董為了證明“提得筆起”是書法用筆的秘訣,接着他又說:“此惟褚河南、虞永興行書得之,須悟後,始肯餘言也。”老董所說的“褚河南”和“虞永興”是誰?前者是褚遂良,後者是虞世南,前者是後者的徒弟,此二人皆為唐初書法大家。老董是說,從褚遂良和虞世南的行書中能夠得到“提得筆起”,但是需要自悟,隻有自悟開竅的人,才會認同我所說“提得筆起”是千年書法的不傳之語。
董其昌為了告訴我們“用筆之法”乃是“提得筆起”,可謂大費苦心,先是拿非大力之人能的遒勁,而後又言“提得筆起”非“大力能為”,最後又告訴我們尋求“提得筆起”的方法。一問,一答,一舉證,毫無保留地将書法“用筆之法”告訴了我們。在其《畫禅室随筆》一書中,董其昌數次提到“提得筆起”,由此可見“用筆之法”是書法的重中之重,而“提得筆起”便是這個重中之重的具體方法。
(文:王呈祥)
原文: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張木強之謂,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興行書得之,須悟後,始肯餘言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