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火爆的圍爐煮茶延續到夏天的圍爐冰茶,根據季節變化,有了細微的變化,但不變得是“圍爐”,那麼,圍爐冰茶為什麼火了?下面小編就帶來介紹。
"來一桌圍爐冰茶,看雲霧吞吐;配幾碟江南點心,品花開花落"。一周前,這句意境空靈的文案在短視頻平台、社交媒體上飛速走紅。
作為圍爐煮茶的"夏日翻版",圍爐冰茶似乎成為了某種生活方式的延續。
正值春末夏初,圍爐冰茶橫空出世,将圍爐的火換成冰,用冷泡茶替代茶葉,冰粉、果盤、冰淇淋取代紅薯、闆栗、烤橘子,再加上幹冰烘托氣氛,一場圍爐冰茶即可籌備完成。
首先,幹冰霧氣是氛圍感“助攻”。
把烤爐中的火換成冰塊,再加入适量食品級幹冰,倒入水後,瞬間溢出霧氣,仙氣缭繞透出絲絲涼意。
其次,茶産品本身也做了更新:
原本的現煮茶換成了冷泡茶,冰爽回甘的口感,十分适合夏季;提前預制好,裝進透明玻璃瓶,擺入冰塊、霧氣中,清爽感撲面而來。
另外,小食、物料的搭配上也很出彩:
鮮切水果、茶點用精緻的中式器具擺盤,各式各樣的冰粉、竹筒水果茶,還有店家推出了放在冰爐裡的冷粽,豐富度非常高。
這種專屬夏季的氛圍感,狠狠戳中了年輕人,“美到窒息我已經說累了”“仙氣飄飄的仙女下午茶”等文案,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台大面積傳播,全國各地的茶館,都在準備上新。
首先,圍爐冰茶的擺拍氛圍感很強,也就是年輕人口中的"出片"。
足量的幹冰——在一場圍爐冰茶活動中,恐怕是比"圍爐"和"冰茶"都更加重要的必備道具。把水澆到爐中的幹冰上,就可以擁有仿佛置若仙境的視覺體驗。
當然,這種氛圍感也不能僅靠幹冰産生的"仙氣",木制或竹制的小圓桌、竹編的水壺、透明的玻璃容器、形狀各異的果籃或點心架,再配以或花花草草、或小溪流水、或庭院深深的背景,再使用類似于竹簾和紗幕的布料進行裝飾,場景在照片中的呈現會更加逼真、唯美而又不失現代感。
其次,圍爐冰茶恰到好處的參與感和簡單的遊戲性。
圍爐煮茶是一項相對傳統和專業的技藝,但目前市面上的圍爐冰茶其實不需要消費者具備哪些特殊技能或經驗。如果是購買店家的套餐來體驗,年輕人就更不需要什麼"圍爐"的技術,但也不至于隻能走個過場幹拍照。
幹冰是提前購買好的,儀式感主要是澆水;堅果糕點水果等是成品的食物,顧客可以針對顔色、形狀進行搭配和擺盤。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和審美,自由地組合和調配,讓圍爐冰茶更具獨特的個性。
此外,"冰茶"的具體制作方法雖不完全相同,但基礎步驟并不複雜,可以讓消費者在制作過程中感受一種親手制作的成就感。
在一些圍爐冰茶的服務項目中,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添加花果茶、水果、奶油等,調配出喜歡的口味和風味,從而讓制作過程更具趣味和挑戰性。在制作和品嘗的過程中,消費者之間還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經驗和感受,建立新的社交關系,在舒緩的節奏中獲得更加輕松愉悅的體驗。
與此同時,圍爐冰茶與年輕人各類社交場景的适配度較高,活動環境相對靈活,也就增加了可操作性,這也是受到年輕人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