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在江蘇揚州邗江縣甘泉鄉,考古專家挖出一座漢朝貴族之墓,從墓中出土了一件奇特的青銅器。之所以說奇特,主要由于兩個因素:一,這是一件尺量工具,後被專家命名為“青銅卡尺”;二,青銅卡尺與現代遊标卡尺相比,二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一考古發現令人不解:難道漢朝時中國就有了遊标卡尺?更為重要的是,遊标卡尺是一種高精度測量工具,它的出現與精密加工需求有關,難道漢朝中國如此發達,有大量精密加工需求?
一直以來,西方學者往往認為由于社會發展的需要,遊标卡尺是歐洲工業革命時期産生的測量工具,起源于歐洲。
1973年版《英國百科全書》中:1631年,法國學者維尼爾·皮爾發明了遊标卡尺。維尼爾·皮爾的《新四分圓的結構、利用及特性》作品中,記述了遊标卡尺的結構和原理。盡管清朝吳大澂《權衡度量實驗考》和容庚所編《秦漢金文錄》中,都記載了漢朝銅卡尺,但由于沒有物證,加上中國落後,所以一直不被西方學者認可。
那麼,考古發現的漢朝銅卡尺,到底能不能證明“遊标卡尺最早起源于中國”?
客觀的說,揚州出土的青銅卡尺,盡管精度和使用範圍都較低,但整體結構與現代遊标卡相差并不大。
現代遊标卡尺主要由主尺、固定卡爪、遊标架、活動卡爪、遊标尺、千分螺絲、滑塊等部分組成,而銅卡尺是由固定尺、固定卡爪、魚形柄、導槽、導銷、組合套、活動尺、活動卡爪、拉手等部分組成。
學者分析指出兩者主要差距:現代遊标卡尺應用微分原理,通過對齊主尺和副尺的兩條刻線,能精确地标出本尺所能測出的精密度,而銅卡尺隻能借助指示線,靠目測估出長度單位“分”、“厘”的數據。顯然,盡管漢朝銅卡尺不等于現代遊标卡尺,但兩者之間卻高度相似,漢朝的确制造出了“簡易版”的遊标卡尺。
有人會說,王莽發明遊标卡尺,這是衆所周知之事,揚州發現青銅卡尺,沒什麼稀奇呀。其實,揚州出土的這一漢朝銅卡尺,意義非常重大,可以100%的證實中國最早發明了遊标卡尺。
一,清朝吳大澂《權衡度量實驗考》和容庚所編《秦漢金文錄》中,都記載了漢朝銅卡尺,并收錄了五件卡尺拓本,但卻沒有原物證實,屢遭西方學者诟病。
二,中國曆史博物館和北京藝術博物館各收藏一件“新莽銅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距2000多年,但都是征集而來,出土地點不明,不像揚州漢朝銅卡尺,有明确的出土地點。
通過揚州考古實物證實,漢朝人制造出了“簡易版”遊标卡尺。那麼問題來了,漢朝人為何要制造出這一高精度的測量工具?
其實,秦末戰亂,雖說秦朝制造技術流失很多,但被漢朝繼承也不少。在秦朝基礎之上,漢朝技術進一步發展,到了王莽時期,社會發展或許已經需要精度更高的測量工具,于是“新莽銅卡尺”應運而生。
正因測量和加工工具先進,所以東漢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發明了大量領先世界的先進儀器和器具,比如渾天儀、地動儀、水排等,而這些圓軸類零件的誕生,都需要卡尺的高精度測量。可想而知,如果沒有高精度的銅卡尺,漢朝能否有這些領先世界的發明創造,就很難說了。
不僅如此,中山靖王的金縷玉衣、漢朝铠甲等,每個葉片誤差都非常小,很難說沒有漢朝青銅卡尺或其雛形的功勞。
正如有學者指出,漢朝強大的背後,就有先進測量工具的功勞;而青銅卡尺的出現,也證實了漢朝果然強大到可怕,“一漢敵五胡”的背後,或許就是先進發達的軍事裝備。
總而言之,在揚州出土的漢朝青銅卡尺,不僅僅隻是簡單的證實遊标卡尺源于中國,而是更能證明中國漢朝的強大和科技發達,社會需要這一類高精度的測量工具。
至于漢銅卡尺何時失傳,筆者認為是五胡亂華期間,因為東漢、曹魏、西晉重心都在中原,漢銅卡尺何不會失傳,反而100多年的五胡亂華,導緻北方赤地千裡,叛亂胡族沒有高精度加工需求,漢銅卡尺或由此失傳。
其實,經過五胡亂華,以及一波接一波的異族入侵,中華文明丢失了很多先進的技術,以至後人将之遺忘,漢銅卡尺隻是一個縮影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