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山有着不少好玩的旅遊景點,其中有着衆多的名勝古迹,非常推薦小夥伴們前去旅遊哦!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鞍山旅遊有哪些可以打卡的景點推薦吧!詳見下文。
1、千山
千山,古稱積翠山,因相傳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遙望若青蓮接天,故又稱千朵蓮花山,簡稱千山,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區”和首批十大“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千山屬長白山餘脈,素有“東北明珠”之稱。最早形成于38億年前,最高峰仙人台海拔708.5米。
千山自然環境優越獨特,溫泉在唐代就有記載,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空氣清新”标準的10倍,冬季還有豐富的冰雪運動資源,實為養生避暑、休閑度假之勝地。
2、海城南台箱包市場南台箱包市場是全國三大箱包市場之一,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設有攤位2000多個,經營各種高中低檔箱包3000多種,産品除銷往國内一些省區,還遠銷到俄羅斯、南非、羅馬尼亞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和地區。
3、玉佛苑世界最大玉佛所在地,玉佛苑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苑内供奉着重達260.76噸的世界最大玉佛。它是1993年從“玉都”岫岩經過八天八夜運抵鞍山,由來自全國頂尖的能工巧匠雕刻成的。
世界最大玉佛高7.9米,寬6.8米,厚4.1米,正面為佛祖釋迦牟尼坐像,背面是觀音菩薩從普陀渡海而來。整尊玉佛七彩斑斓、光澤瑰麗、妙相莊嚴,氣度非凡,它以其博大雄偉榮膺世界吉尼斯之最。
4、隕石坑位于岫岩蘇子溝鎮鏡内。岫岩隕石坑直徑1800米,深150米,形态呈碗狀,當地人稱呼為“羅圈裡”。
該隕石坑由遼甯省地質局通過航空遙感地質構造時發現。經過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專家、教授曆經多年的探索研究,确認此環形地貌是大約五萬年前一直徑約50米的巨大隕石撞擊而形成的隕石坑。
這也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被科學證實、且被國際地學界承認的隕石撞擊坑。該發現填補了中國領土上此類獨特地質構造形迹的空白,具有極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被學術屆譽為“神州第一坑”。
5、少帥陵少帥陵是為了緬懷著名愛國将領張學良的曆史功績,弘揚其愛國主義精神,表達台安和海内外人民對張學良将軍的無限崇敬之情和美好願望,由張學良出生地研究會以民間籌資的形式修建的人文旅遊景觀。
少帥陵位于國家A級旅遊景區和遼甯省省級自然保護區台安縣西平森林公園内,位于台安縣西北部,距離台安縣城19公裡,于2005年9月19日落成。
2005年,少帥陵被評為全省紅色旅遊20個精品景區(點)之一。在2007年召開的首屆“中國旅遊品牌風雲榜”頒獎大會上,鞍山市台安少帥陵風景區榮獲“中國魅力景區”稱号。
6、白雲山海城白雲山是國家AAA級旅遊區,位于海城市東約45公裡處,總面積38.3平方公裡,分為8個景區、有大小山峰450座,以奇峰怪石、森林茂密而著稱。
白雲山是海城河的發源地之一,山内分布着大小河溝30多條。這裡林木繁茂,生長着華北植系兩大群落800多種植物。是一處融山、水、林、洞自然景觀的好去處。
7、鞍山古城鞍山古城位于鞍山市南約7.5公裡東西鞍山之間,西牆緊靠鞍海公路。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間,重修于萬曆年間,初為傳遞所,驿内車馬繁多,商賈極盛。明清之際,這裡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交通要沖。隻是在長大鐵路通車後,才逐漸失去重要地位。
城設東北、西南二門,東北門早年已毀,西南門保存較好,門樓高約13米,門洞寬3.9米。原門洞上方有磚雕花紋并嵌有“鞍山驿堡”匾額,額下有“萬曆六年重修”款識,惜早已不存。1986年鞍山市人民政府重修城門時,以墨玉刻“鞍山驿堡”為補,四字為遼陽著名書法家溫同春所題。
鞍山城呈等腰梯形狀。東、西兩面城牆均276米,南城牆290米,北牆城283米。城牆高約10米,寬8米。舊城内原有一處關帝廟、一處龍王廟,清代所建,現已不存。西南門外有石井一眼,口小底大,是遼代城址的遺物。
8、九龍川九龍川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城市接文鎮境内,距市區50公裡,總面積34平方公裡,現有森林20000餘畝,各類動物300餘種,并覆有大量植被,自然資源風光獨特,為遼甯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曾經路過此地,見海城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東征人馬被海水擋住去路無法前進。李世民順海邊島群策馬揚鞭行至現三家堡境内,東征大帥薛仁貴搬起四塊巨石落在一起形成龍椅,李世民下馬座在石頭上并設下香案,祈禱玉皇大帝收去海水現出陸地,并許諾三更借五更還。玉帝派楊二郎下界用寶鼎罩住海眼,于是海水漸漸退去。海水退去後,出現九座山脈呈一字批排列。這九座山脈便是龍王九子龍宮,九龍川之名因此而來。
9、牛莊古鎮旅遊區牛莊位于海城西南10公裡,是一座曆史文化名鎮,明末清初是遼東地區有名的水陸碼頭和商埠,也是遼東與中原齊魯燕晉陝等地貿易貨運的集散地,素有遼南重鎮之美譽。是海城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副中心。
10、析木石棚析木石棚建于青銅時代,距今約三千年,是迄今為止遼東半島所發現的規模較大、建築較精良而且保存完整的石棚之一。
在當時生産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況下,能加工細磨如此巨大的花崗岩石闆,并将它們嚴絲合縫的構築在一起,實屬偉大創舉,對研究我國古代建築藝術具有重要價值。在析木石棚的山下另有一座俗稱為“嫂石”的石棚,解放初期因當地修公路而被破壞。
1963年9月30日,海城析木石棚由遼甯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遼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