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來說,國人對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這些慢性病的認知還是比較充足的,得益于國家層面的重視和積極幹預,這幾類慢性病的死亡率和緻殘率近年來都逐漸下降,也印證了“預防為主”在慢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然而,有一種慢性病,它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絲毫不遜于以上幾種疾病,醫生習慣把它稱做“沉默的殺手”,老百姓對它卻知之甚少,它就是——骨質疏松症。
什麼是骨質疏松?
我們的骨頭外面是一層堅硬的殼,包裹着裡面的骨小梁(一種海綿狀的骨組織)。健康骨骼的内部結構類似海綿,除了支持身體和保護重要器官之外,骨頭還儲存鈣等礦物質。骨骼是我們身體裡最大的鈣倉,90%以上的鈣儲存在這裡。
骨質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種原因導緻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質疏松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大類。
原發性骨質疏松症又分為絕經後骨質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症(Ⅱ型)和特發性骨質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種。
絕經後骨質疏松症一般發生在婦女絕經後5~10年内;老年性骨質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歲後發生的骨質疏松;而特發性骨質疏松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質疏松發病率高,占60歲以上老年人的56%左右,在絕經後婦女發生率更高,約為60%~70%。
骨質疏松症的表現主要為疼痛,全身多處的骨痛,嚴重骨痛可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飲食和睡眠等;身材變矮、駝背、牙齒過早脫落也很常見。骨質疏松症最常見的并發症是骨折,髋部、脊柱、腕部、肋骨,輕微外力即可導緻骨折,甚至彎腰、咳嗽、打噴嚏都可以引起骨折。
一旦發生骨折,疼痛難忍,輕者活動受限,重者須長期卧床,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它常常是悄無聲息的發生,早期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有一個長時間的“沉默期”,期間骨量在不斷地丢失,人們卻感覺不到。
而随着年齡增大,骨量進一步加劇流失,一旦出現症狀,骨鈣常常已丢失達50%以上,短期治療難以奏效。
骨質疏松還常常與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共同存在。
面對“沉默的殺手”,
我們不能繼續保持沉默!
2017年2月,健康骨骼作為國家戰略被納入《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國家層面已經為預防骨質疏松吹響号角,我們依然要祭起“預防為主”的大旗,盡早幹預,減少發生。
骨質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人的各個年齡階段都應當注重骨質疏松的預防。
人體骨量在青壯年達到高峰,40歲左右開始逐漸下降。從嬰幼兒時期到老年,個人的生活方式都與骨質疏松的發生有密切聯系。
首先,步行、跑步、負重等各種運動都能夠起到提高骨強度的作用,堅持鍛煉對骨質疏松預防特别重要;
其次,吸煙、過度飲酒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每日飲酒量應當控制在标準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開胃酒120ml之内;
富含鈣、低鹽和适量蛋白質的均衡飲食對預防骨質疏松有益;
要經常接受日曬,充足的光照會對維生素D的生成及鈣質吸收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對各個年齡段都必不可少,特别提醒日照時不要隔着玻璃;
預防跌倒,老年人90%以上的骨折由跌倒引起。
最後,建議40歲以上人群和有腎病、糖尿病、長期服用激素等的高危人群都應當盡早到正規醫院進行骨質疏松風險評估和篩查檢測,一旦發現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就要盡早幹預,相對不治療而言,早診斷和早治療會大大受益。
骨質疏松是很普遍的疾病。不僅影響形象還可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年輕時就開始,平衡的飲食,規律的運動,健康的生活習慣。必要時看醫生,藥物治療。
讓我們行動起來,不再對骨質疏松這個殺手保持沉默!願你,有堅強的内心,也有堅強的骨骼。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