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高壓整頓培訓機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如今國内教育内卷太嚴重了。不管是中招還是高考,都是為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明牌大學,為自己在踏入社會和别人相比占盡優勢。那麼今年教育雙減還能不能給孩子報培訓班?校外培訓機構真的能全部叫停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雙減政策下教師該怎麼辦?
1、不急着辭職。在機構沒有提出裁員的條件下,先做好手頭工作,服務好學生,服務好家長,認真學習政策,打磨教學,不急着辭職是對機構最大的回報。很多老師一看到文件,内心就慌了,以為馬上就失業了,于是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其實,立刻辭職,不意味着就馬上會更好。這個時候,要考慮社保問題,要考慮下一個職業選擇的問題。
2、内化個人技能。絕大多數的教培教師都是有愛心,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好學習的人。此時,我們除了做好手頭工作,還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培養自己的更多技能,可以是跟機構轉型項目相關的,也可以是自己以後想從事的職業相關的技能。停止迷茫,用學習來充實自己,用技能來趕跑内心的焦慮。
3、如有教師資格證,可了解當地或者周邊地區的招考政策,及時做好備考準備,努力成長“鐵飯碗大軍”的一員。
4、網站發布簡曆,在簡曆上可弱化原有職業的崗位信息,提煉出原教培工作中體現的工作技能,如善于溝通,善于客戶群體分類,表達能力突出,活動組織策劃能力,文案書寫能力,行政工作等。通過能力顯示,增強你的簡曆被浏覽時間。
校外培訓機構真的能全部叫停嗎?
首先要明确為什麼國家要叫停校外培訓機構
第一,校外培訓機構沖擊了國家教育體制。比如中考,高考拼的是什麼,想拼的就是孩子自身的資質,包括孩子自己的努力,但現在各種的校外培訓班導緻家長拼經濟實力,高價請名師,有錢的家長能讓孩子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那些沒錢的家庭,請不了名師,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導緻教育資源失衡。
第二,校外培訓機構不斷擴張,資本流入教育市場。用三倍甚至五倍的工資把名師請過來,教育資源就會不停地從校内流到校外,校内越來越沒有好老師,都跑到校外去了,長期下去就會形成校外的教育壟斷,這不是開玩笑的,當有一天國家的教育成了拼錢的教育,有錢才能找到好老師,慢慢形成中國的教育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地時候,再想改變就非常困難了。
所以說國家施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免學費,以及各種教育扶持政策,加上現在的限制校外培訓機構,還有近期讨論火熱的學區房政策調整,就是為了最大化的平衡教育資源,更加惠民,更加公平公正,每一個政策、決策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總結下來,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治是為了防止教育資源傾斜,正常市場經濟環境下,有供需關系的,不影響校内教育的校外培訓機構,比如興趣班,特長班等等,是可以正常經營的。
今年教育雙減還能不能給孩子報培訓班
報班還會有的,隻是難報了,價格更高了。當然給孩子報班的人會大量減少,一是門檻高了夠不着;二是沒必要報的就不報了;三是不知道在哪裡報班,必定轉入地下不好找。完全杜絕不可能,有需求就會有相應的服務,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