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後還有一個處暑節氣,處暑節氣後才出暑。民諺: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處暑正當暑。,所以到了立秋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中暑的問題。那麼為什麼立秋要吃西瓜?全國各地立秋吃什麼?
為什麼立秋要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被稱為啃瓜,寓意着啃掉夏天的暑氣,迎來涼爽的秋季。
關于立秋吃西瓜的習俗,還有一段傳說,明代時期,南京城裡很多人都長了癞痢瘡,大家便根據廬州府崔相公的女兒用吃西瓜讓癞痢自動結疤的故事開始吃西瓜,沒想到癞痢瘡很快就好了。
從那之後,便有了立秋吃西瓜的習俗,除了這段傳說外,古人還認為立秋時吃西瓜可以在冬天和春天避免腹瀉,久而久之,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人會在立秋這天吃西瓜。
西瓜屬于夏季水果,能夠消除暑氣,避免中暑,還有清熱利尿的效果,西瓜屬于寒性水果,體内寒氣過重的人不宜多吃西瓜,會造成脾胃虛寒,嚴重的還會引起慢性腸炎、胃炎等。
全國各地立秋吃什麼
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則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這麼多食俗大都為防痢疾,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北京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櫃台前,選購肉食制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濕粘不适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于是就開始萌發了要做點好吃的想法,以補償入夏以來的虧空,吃什麼呢?最解饞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辦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補回來,所以叫貼秋膘。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
清朝張焘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于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