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風光攝影師,有跋山涉水時,也有風餐露宿時,見證了無數次鬥轉星移還有日出日落;我叫何文軒,網絡常用名:費甯克思,來自佛山的90後,現為Haida海大合作攝影師、VCG及Ctrip簽約攝影師、新浪微博年度十佳攝影師,目前經營一家工作室,專心于拍好國内戶外風光。
說起是什麼時候開始拍攝風光,要從三年前擁有的第一枚減光鏡說起,Haida作為國内生産高品質濾鏡最早的廠商之一,自然也是當時首先進入我視線的濾鏡品牌,當時我手上的相機還是一台M43系統的微單,也因為傳感器的性能相對要弱,在長曝光下的信噪比與色深範圍稍遜于擁有更大尺寸傳感器的相機,假如減光鏡的色偏較大,那麼能留給原本性能便不優越的微單的後期潤飾餘地就少之又少了,所以在挑選減光鏡時我也更加在意減光鏡色偏的控制,在多番的比較下,最終還是被Haida優秀的色偏控制所說服,購入了第一枚Haida的圓鏡ND1000,從圓鏡到100mm方片系統,再到150mm方片系統,Haida一用就是三年,從第一次的信任到變成一種信仰。
EPL5,14mm
Haida 超薄鍍膜ND1000
Haida 超薄鍍膜CPL
ISO200,F8,15s
同為14年,拍攝于雲南,使用一枚CPL與ND1000拍攝,CPL旋轉到合适位置讓天空變得更藍,同時因為CPL有一定減光作用,與ND1000疊加使用下大約等效于ND2000的減光效果,能在太陽充足的大白天獲得更長的曝光時間,而不用以縮小光圈犧牲銳度為代價取得。
D800,15mm
Haida 150*150mm ND64
Haida 150*150mm ND1000
Haida 150*150 SOFT GND0.9
ISO100,F8,0.5s
15年拍攝于廣東惠州海岸線,因為想抓拍海水在我腳下回流時的效果,選用了一片ND64減光鏡,将快門維持在0。5秒,抓拍到了海水回流時在畫面産生的富有動感的引導線,同時還使用了一片GND0。9,用以挽回天空中高光的細節,完成後,再使用一片ND1000單獨拍攝出海面霧化幹淨的效果與前者堆棧。
D800,20mm
Haida 150*150 ND64
ISO100,F7.1,30s
16年拍攝于香港海岸線,在山上過夜等待日出,約在5點的時候朝霞就已經在海平線的位置逐漸蔓延開來,由于天色尚暗,隻用一枚ND64就能使快門速度壓至30秒,拍出平靜如鏡的海面。
D800,30mm
ISO100,F8,1/500
16年拍攝于西藏,高原的天氣瞬息萬變,在山下還是晴空萬裡,到達山頂時已經烏雲密布,遠方的雲層露出了一個小缺口,一道陽光從空隙之中穿出,照射在山上,手持拍下。
D800,15mm
Haida 150*150 ND64
ISO100,F16,25s
16年拍攝于新疆,近景的小溪由于流量較少,水面的倒影及水質的透徹使其在畫面中定格的瞬間顯得雜亂,使用慢門的拍攝手法或許能強化這道引導線,使用F16小光圈以拍攝出太陽的星芒,小光圈下再使用一片ND64減光鏡即能獲得理想的曝光時長。
D800,接片
ISO3200,F2.8,25s
16年拍攝于新疆,在天黑前拍攝近景,天黑後再拍攝星空,從左到右每15度拍攝一張,多張接片。
D800,24mm
Haida 150*150mm ND1000
ISO100,F8,20s
16年拍攝于香港,由于台風剛至,天空的層次非常豐富,近景的燈火輝煌配上傍晚雲層的淡藍色,多彩的顔色與色系的對比為視覺帶來了豐富的刺激,我使用一塊ND1000,獲得20秒的快門,以拍出雲層輕微流動的效果,為畫面增添一絲動感。
D800,15mm
ISO100,F8,0.5s
16年拍攝于敦煌,黃昏前在沙漠中遇上風沙天氣,風沙不算大,蒙住嘴臉拍下了這張風沙中的沙漠。
D800,15mm
ISO3200,F2.8,30s
16年拍攝于新疆,這張照片拍攝的難度在于需要在漆黑的環境中尋找可以配合星空方位的拍攝位置,然後在30秒的曝光時間内用閃光燈為前景手動補光,多次試拍最終得到理想的畫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