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發布辱華事件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發布辱華事件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1:45:37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張旺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甄翔】據英國《金融時報》18日報道,瑞銀集團(UBS)正在招聘“内容審核員”團隊,以确保其出版的中文研究報告不含“敏感”内容。

瑞銀首席經濟學家發布辱華事件(瑞銀集團招中文審核員)1

報道稱,瑞銀全球财富管理部門7月份發布的一則招聘廣告顯示,審核員要确保該部門所有中文報告的“語言、語氣和内容”是“恰當的,并符合監管和内部準則”,沒有“任何敏感内容”。據了解有關招聘進程的消息人士透露,瑞銀集團已在中國香港招聘了一名審核員,且正在新加坡招聘更多審核員。入職後的審核員将與研究報告編輯團隊一同工作。

對于瑞銀的招聘,一家全球性銀行的高管表示,這相當于“自我審查”,而他們的銀行在用中文和英文發表研究報告時,隻允許“精确翻譯”。不過,一名接近瑞銀的人士否認集團對研究報告進行内容審查,并稱上述舉措并非“新概念”,其他銀行也招聘了此類編輯人員,隻不過“用了不同職務名稱”而已。

《金融時報》稱,2019年瑞銀集團曾陷入一場辱華争議。瑞銀全球财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多諾萬在一份讨論豬流感和通脹問題的報告中,因使用“中國豬”的表述而招緻廣泛聲讨。當時,中國内地證券公司海通證券旗下的香港子公司海通國際取消了同瑞銀的所有合作,且中國證券業協會要求成員單位不得引用多諾萬的報告,也不得邀請其出席活動。多諾萬一度被瑞銀停職4個月,在道歉後才恢複工作。

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代表處前首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1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他自己的經曆來講,在華外資銀行對發言要求很嚴格,一定要審核,涉政治、涉華的敏感話題等都不能随意評論,以免帶來負面影響。劉志勤表示,“這些年,國際輿論環境對中國市場逐漸嚴苛,這其中有政治因素,也有媒體因素。一些西方媒體借機炒作敏感問題,也有企業故意打擦邊球,在模糊地帶用模糊詞彙含沙射影。對此,我們也要捍衛自己的根本利益”。

此外,《金融時報》在報道中提及,中國正向外國競争者開放其金融産業。瑞銀集團2007年在華成立首家合資證券公司,并于2018年成為首家通過增持股權以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摩根大通和高盛在過去一年也率先獲得在華運營外商全資控股券商的資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