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宿州白居易簡介

宿州白居易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8:41:52

宿州白居易簡介?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又自号醉吟先生唐代華州下邽縣(今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省新鄭縣,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逝世于河南洛陽,葬于洛陽龍門的香山,享年75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宿州白居易簡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宿州白居易簡介(渭南故事白居易)1

宿州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又自号醉吟先生。唐代華州下邽縣(今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人。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白居易生于河南省新鄭縣,唐武宗會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逝世于河南洛陽,葬于洛陽龍門的香山,享年75歲。

白居易祖籍太原,曾祖父時遷居下邽。此後,下邽就是白居易心中的故鄉。母親去世後,白居易扶母親靈柩回歸故裡下邽縣義津鄉津賢裡金氏村(今渭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香山大道東端),為母丁憂(守孝)三年。

講到這裡,有的觀衆可能會問,特别是下邽鎮的鄉黨們會問,我們下邽鎮不是“三賢故裡”麼?白居易故裡咋跑到“經開區”了?這裡我要特别說明一下,古代下邽縣的地域,包括現在的渭南市臨渭區渭河以北,而且還要大一些;縣衙所在地最早在今天的故市鎮巴邑村,隋初至元末650餘年,縣衙所在地在今天的下邽鎮。白居易、張仁願的故裡确實是下邽縣,寇準又長期做官于此,但下邽縣縮小為下邽鎮,于是下邽鎮就自然而然稱作“三賢故裡”了。

白居易在家鄉為母親陳氏丁憂期間修建了“白氏陵園”,陵園内廣植松柏、花草,樹碑立壇,規模浩然,香煙不斷。丁憂期間,白居易和家人一起植樹種桑,扶梨下田,從事勞作,深入民間,了解社情民意,寫下了大量詩文。據學者考證,白居易在下邽縣居住時間較長,作品甚豐, 詩文總計 141首(篇);另有在外地思念故鄉、表現詩人對故鄉深情的詩文 123首(篇)。白居易關于故鄉下邽的詩文總計264首(篇),由此可見,他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為母丁憂期間, 白居易一直處在深深的悲痛之中。為此,他曾寫下《慈烏夜啼》一詩: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殁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複慈烏,鳥中之曾參。

這首寓言體的詩, 借詠慈烏抒發了深切的思母之情,并借以鞭撻那些人世間的不孝之人。由此可見,白居易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之深。

下邽鄉居期間,白居易深切體驗到民生疾苦,這為他後來提倡“新樂府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詩人仕宦生涯中屢遭貶谪、排擠和打擊埋下了伏筆,然而故鄉下邽的生活也為白居易始終心系百姓、為民造福鍛造出堅定的信念。

白居易年輕時曾經與一位平民姑娘湘靈相愛,由于種種原因,兩人終未結合,詩人抱憾終生,異常痛苦,時時做詩抒發内心的隐痛。這段纏綿悱恻、百轉千回的愛情心路,最終凝成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叙事詩《長恨歌》。因此,我們閱讀《長恨歌》,在感受詩人鞭撻唐明皇荒淫誤國的同時,能夠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洋溢在字裡行間的獨具特色的白氏愛情音符。就這一點來看,與其說《長恨歌》是在寫帝王與妃子,倒不如說這首詩是獻給湘靈姑娘的挽歌,是白居易一生深藏心底的愛情交響曲。沒有痛徹心扉的愛的掙紮,哪有“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佳句!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貶谪江州司馬兩年,送客九江,不期而遇琵琶女,琴音與心音交織,琵琶女凄苦身世與詩人貶谪之苦共鳴,一首傳誦千古的名篇《琵琶行》誕生了。封建時代士大夫知識分子與下層歌女的這一偶遇,不僅催生了這首千古名篇,更釀造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千古名句。

觀衆朋友們,我們的老鄉黨白居易,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詞流傳至今有3800多首,數量居唐代詩人之首。他的詩通俗曉暢,明白如話,就連老婆婆都能聽得懂。文學創作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的政治作用和社會功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白居易為中國文學作出了巨大貢獻,也對世界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世界曆史文化名人,火星上的一座山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觀衆朋友們,鄉黨們,我們渭南市臨渭區有白居易這樣一位世界級的曆史文化名人,有這樣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是我們當地人特有的一份榮耀。珍視文化、珍視曆史,珍視燦若星辰的先賢,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值得慶幸的是,咱們渭南市人民政府,于上世紀1996年清明節,在其故址上恢複修建了“白氏陵園”,占地16.5畝,共豎立15塊墓碑,陵園埋葬着四代15人。園内設有祭祀廣場,還有新加坡、韓國等白氏後裔豎立的紀念碑。

從那時起到現在,渭南市人民政府在城市建設上就非常注重文化傳承,四馬路命名為“樂天大街”,經開區東西主幹道命名為“香山大道”,現在還要規劃建設“白居易文化園”。我們三賢中學的樓宇、道路命名也有“樂天樓”“居易樓”“行賢路”“禮賢路”等名稱。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渭南市臨渭區就成立了“白居易研究會”“樂天詩社”等團體,白居易研究不斷深入。

故事講述人王滿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