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一位偉人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一位偉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7:27:29

  導讀:每年的植樹節在3月12号,聰明好奇的寶寶就要問了,植樹節為什麼定在3月12日,而不是4月12号,或者是其他的什麼時間呢?還有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有什麼原因呢?想知道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一位偉人,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3月12日植樹節是為了紀念誰

  我國的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病逝世。1928年,為紀念其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此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确定3.12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的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植樹節是為了紀念哪一位偉人

  3月21日是我國的植樹節,這天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确定這一天為植樹節,一是從植樹季節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植樹節的意義

  1、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

  森林能夠平衡地球的二氧化碳。森林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每公頃森林生産10噸幹物質會吸收16噸二氧化碳,釋放12噸氧氣,這使得森林成為一座巨大的氧氣庫。因此植樹造林已成為減緩溫室效應的主要途徑。

  2、防風固沙

  森林能防風固沙。森林可以通過降低風速、改變風向減少風蝕的強度;林木,尤其是灌木樹的強大根系,可以固着土壤顆粒。實踐證明,通過營造防風沙林,配合農業、水利措施,會取得良好的防風固沙效果。

  3、保持水土

  森林能夠保持水土。森林能夠調節徑流量和枯水期的水量,還能保持水土,降低河水泥沙含量,減輕洪澇災害等。觀測表明,1厘米厚的落葉層能把地表徑流減低到裸地的1/4,泥沙量減少94%。降雨導緻裸地土壤的流失量是林地的100多倍,而喬、灌、草結合的固土能力卻是純草的1000多倍。有計算表明,我國森林每年減少土壤侵蝕總量為246億立方米,減少土壤有機質流失量3.84億噸,保護土壤的價值達2600多億元。另外,森林對防止河床升高、水旱災害等方面,也有根本性的減緩作用。

  4、涵養水源

  森林能夠涵養水源。森林是天然的“綠色水庫”,能促進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正常循環。落雨時,有20%以上的雨量被樹冠和枝葉截留,5%~10%被地面落葉和雜草截留并吸收,森林内團粒結構的土壤能較快地将地表水轉化為地下水。據不完全測算,我國森林年水源涵養量為3473億噸,相當于現在水庫總量的75%,每年水源涵養價值達2500多億元。

  5、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森林能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森林是“物種之家”,是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基因資源的最大儲存庫。世界上物種的50%以上在各類森林主要是天然林中栖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