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吹生日蠟燭的方式?1.過生日吹蠟燭起源于什麼時候?,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這個時期吹生日蠟燭的方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過生日吹蠟燭起源于什麼時候?
生活中,每逢有人過生日,往往要買生日蛋糕和生日蠟燭來慶祝,過日日的人通常會先許一個願望,然後吹滅蠟燭。這樣的習俗由西方傳入中國,其最早開始于古希臘。
在古希臘,人們都信奉和崇拜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斯。在她一年一度的生日慶典上,人們總會在祭壇上供放蜂蜜餅和很多點亮着的蠟燭,制造一種神聖的氣氛,以示他們對女神的崇敬之情。後來,随着時代的發展,由于疼愛自己的孩子,古希臘人便在慶祝孩子生日時,也在餐桌上擺上糕餅等食品,并在上面放置一些點亮的小蠟燭。那時的人們相信,燃亮的蠟燭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讓過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許下一個願望,然後一口氣吹滅所有蠟燭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美好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于是,吹蠟燭的活動逐漸普遍起來。
因為在生日宴上,吹蠟燭有着吉慶的意義,所以在後來逐漸地發展到,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甚至老年人,在過生日時都有了吹蠟燭這項内容。
附:生日快樂歌幾乎無人不知,但事實上,歌曲最初的内容并非祝賀生日。這首歌是一對美國希爾姐妹(瑪德裡德·希爾與柏蒂·希爾)于1893年創作的。當時,她們為兒童們寫了一首歌,名為“大家早上好”。後來,一個名叫羅伯特·H·科爾曼的人在這首歌後又加上了一段,即大家熟悉的“祝你生日快樂”。誰知,這首歌因此而十分流行。
2.阿拉伯數字産生于古印度 衆所周知,“1、2、3、4……9、0”這些數字被稱為“阿拉伯數字”。那麼,是不是因為它們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才叫做“阿拉伯數字”呢?事實并非如此,其實它們最早産生于古代的印度。 古代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個數字符号,還發明了現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計數的十進位法。由于定位計數,同一個數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數值。十個數字符号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被歐洲人誤稱為“阿拉伯數字”。 由于采用計數的十進位法,加上阿拉伯數字本身筆畫簡單,特别是用來筆算時,演算很便利。因此,“阿拉伯數字”逐漸在世界範圍内流行起來,最終動為世界通用的數字。
附:“阿拉伯數字”中最晚出現的數字是“0”。最初的“阿拉伯數字”中沒有“0”,因而就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就是多位數的整數無法表示,如三千三萬寫起來一樣。公元8世紀前後,印度人又發明了一個代表“根本沒有”的符号“0”。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0”表示三千、用“30000”表示三萬了。
3.供奉老鼠的印度神廟
俗話說:“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中國人幾乎都不喜歡老鼠,但在印度有些地方的人卻不然,他們甚至會供奉老鼠。
在這些地方,老鼠不但不被驅逐,反而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當地人深信人死後變鼠,鼠死再輪回為人。因此,為了不讓親人的靈魂四處遊蕩,就為這些老鼠修建了廟宇,讓它們在裡面自在上下攀爬、四處奔竄。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代什諾蓋村,就有一所老鼠神廟,廟的全名是卡爾尼瑪塔神廟,因為裡頭也供奉着女神卡爾尼瑪。
當地人對神廟裡的老鼠是畢恭畢敬的,每天都會有一些信徒給老鼠帶去包括牛奶、谷物等供品。那些老鼠吃剩的東西會被分發給窮人,傳說喝了老鼠吮吸過的牛奶或水,會被保佑免遭災難。
附:其實,出現供奉老鼠這樣的現象并不奇怪,因為印度最大的宗教——印度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教,信徒們認為天地萬物都有神靈,所以他們可以膜拜一棵樹、一個人、一塊石頭甚至是一隻老鼠。
4.“以胖為美”的湯加王國
現代的女孩子都喜歡苗條,誰也不想因為多吃一口肉而變胖,但在太平洋西南部的湯加王國,人們絕不會這樣想。在湯加,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以胖為美”。
例如,湯加的漂亮女子必須是肥胖的,脖子要短而且要有雙下巴。湯加女孩最讨厭别人說她們“身材苗條”,她們甚至會嘲笑那些雜志封面或電視節目上那些身材苗條的明星。而對湯加男人來說,越胖越被視為英俊。那些體型魁梧健碩、膀大腰圓的男人被看做是當地的重要人物,得到人們的普遍尊重。
湯加人會長得這樣肥胖高大是有原因的。一是因種族關系,湯加人屬波利尼西亞人,一般長得高大魁梧;二是因湯加人吃的都是澱粉含量高的食品,熱量值高;三是因湯加終年氣候溫熱,人們睡眠時間過長,體内脂肪積聚。種種原因最終導緻湯加人成了又胖又高的人。
不過,随着科學知識的普及,湯加人也逐漸認識到長得太胖不好,因此湯加政府正在鼓勵人們參加體育鍛煉,減輕體重。
5.五花八門的日本姓氏
說到日本人的姓氏,很多人都覺得一頭霧水,什麼山本、渡邊、犬養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這些姓氏難道都有自己的曆史?其實,這些姓氏根本就沒有曆史淵源。
在1870年之前,日本隻有少數貴族、武士、商人、地主才有姓和名。他們的姓大多都能顯示自己的身份、門第、官職,如近衛、左衛門。當時的平民百姓隻有名字,沒有姓氏,一般都按照所做的工作稱呼彼此,如看守大橋的,就叫“守大橋的人”。
1870年,日本政府宣布老百姓可以有姓,但是大家都習慣于沒有姓氏了,所以都無動于衷。日本政府在無奈之下,隻有采取強制措施,要求平民百姓必須有姓。這樣一來,很多人都“慌不擇姓”了。
為了圖方便,有些人使用地點為姓,如住在山邊就叫“山口”,在水邊就叫“池邊”、“渡邊”;有的用職業為姓,如種田的就叫“田中”,做飯的就叫“床美”;有的用古代武士的名字為姓,如“上山”、“本多”;有的以動物為姓,如“熊”、“虎”、“鶴”等,漁民則以魚名為姓。
有趣的是,在日本“龜”則被作為一種長壽的吉祥動物,因此姓“龜田”的大有人在;“豬”在日本被認為是強壯的,于是許多人以“豬本”為姓。另外,還有一些平民為求吉利,便以神官手中的“鈴木”為姓,如今,“鈴木”已經成為日本姓氏中最大的姓氏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