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家孩子都在一個班讀書,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學的比自家好。
甚至有時候,不隻是家長,包括連老師在内都不禁要咆哮一句:“都是一個老師教的,為什麼就你學不好?”
是孩子沒努力嗎?還是怪老師偏心?或是家長輔導作業不夠上心?
其實,很有可能都不是。而是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孩子的認知風格不匹配!
首先,什麼是認知風格?
所謂認知風格,就是指個人所偏愛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日常的學校學習裡,老師和家長往往隻在乎老師今天教了多少,卻常常忽略了孩子“學”了多少。而學習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信息加工的過程,孩子加工了多少信息,就等同于他吸收、學到了多少東西。然而,并不是每個人的加工方式都是相同的。
一個人的認知風格具有穩定性,兒童期所表現出來的某種認知風格極有可能一直保持到成年。
所以有的時候或許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小學成績可能不那麼如意,但到了高中、大學卻學習的很好,具體原因可能不是因為他一夜間變的勤奮努力了,而是極有可能他遇到了和他認知風格相匹配的老師的教學方式,所以這才有人說人生中有三大幸事,其中之一就是遇到一個喜歡的老師。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所以認知風格存在差異實屬正常。事實上,人的認知加工方式是有多種的,而普遍存在的則是: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
1場獨立性
具有場獨立性認知風格的孩子,通常在信息加工當中對内在參照有很大的依賴傾向。
換句話說,具有這樣認知風格的孩子通常較以自我為中心,不太受外界與他人的幹擾,心理分化水平高。
在信息加工時,主要是依據個人的内在标準而非外在标準,但也正因如此,這種類型的孩子在與人交往時往往難以對他人體察入微。
2場依存性具有場依存性認知風格的孩子,在信息加工過程中恰好與具有場獨立性風格的孩子相反。
他們對外在的參照有較大的依賴傾向,同時由于心理分化水平較低,這種類型的孩子在處理問題時常常會依賴于“場”,換句話說就是更傾向于依賴外界,依賴他人。
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與人交往時往往更能考慮到他人的感受,顧及到周圍的人。
事實上,場獨立性與場依存性這一人格差異,表現在心理活動的許多方面,具體它包括了孩子在知覺,思維、學習和人際關系等多個方面。
但是這兩種差異并沒有好、壞之分,而是各有各的優勢。整體來說,場獨立性的孩子認知改組能力強,在認知中具有優勢;而場獨立性的孩子社會技能則很強,在人際交往中具有明顯優勢。
但不得不說的是,單從學習這個方面來看,在解決需要靈活思維的問題上,具有場獨立性認知風格的孩子确實比較占優勢。
他們善于抓住問題的關鍵成分,能靈活的運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問題,而場依存性的孩子則偏向于解決熟悉的,不會發生困難的問題。
說了這麼多,我們家長到底又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屬于哪種認知類型呢?
别着急,在心理學上區分這兩種人格差異,我們常采用隐蔽圖形或鑲嵌圖形測試。這裡我準備了一個示例,大家可以讓孩子簡單來測試一下。
隐蔽圖形測試示例
在此之前,先簡單闡述一下測試内容。
圖形左邊是簡單圖形,而圖形右邊則是複雜圖形。
複雜圖形裡藏着左邊的簡單圖形,也就是上述我們所說的“隐蔽”。
這個測試的要求是,需要受測的孩子迅速的從複雜圖形中找出左邊的簡單圖形。
在這個測驗中,右邊的複雜圖形代表了“場”,對簡單圖形具有隐蔽作用。
而能快速從複雜圖形裡找到簡單圖形的孩子,則表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較高,較少受到“場”的幹擾,說明這是一個具有場獨立性認知風格的孩子。
反之,若是較難找出簡單圖形,則表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較低,是一個具有場依存性認知風格的孩子。
事實上,根據很多已有研究表明,這兩種認知風格之間的差異,會針對于學習上進而使得後來從事的職業也大不相同。
簡單的說來,場獨立性的孩子更偏向于理科的學習,在未來他們一般會從事理論研究,工程建築,航空等職業,而場依存性的孩子則更多傾向于文科類型的學習,未來常從事于有關社會定向的職業。
在此,仍要提醒的是,認知風格沒有好壞。不同的情景裡,不同的認知風格會有各自的優劣。但本着對學習領域的探讨,僅從孩子學習成績上來看,場獨立性的孩子确實在對類似于數學這樣的學科中占據優勢。
但是,如同上面我所提到的,人一生中有三大幸事,其中之一就是遇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好老師。所以,在孩子數學學習過程中,尤其是場依存性的孩子,雖然是處于“劣勢”狀态,但是如若他遇到的老師,這個老師的教學方式非常符合他的認知風格的話,這種所謂的“劣勢”就會削減很多。
這裡,不禁想讓人提一提芬蘭的教育。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在芬蘭專集裡,他們的教學模式裡就有一個與之切合的概念叫“個人定制教學”。
比如班上有學生數學不好,他們不會認為是孩子笨所以才學不會學習,他們一定會反思是不是老師教學方法出了問題,于是會變各種方式使用多種方法來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其實這種方法,就是我們所說的讓孩子的認知風格和老師的教學方式相匹配。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國内,能達到個人定制化教育條件的孩子少之又少,更别提一般公立學校了。
而芬蘭之所以可以做到如此,這其實是和芬蘭的整個社會、政府政策,國情是分不開的。
所以在孩子正常學習生活裡,能遇到與自己認知風格相匹配的老師就得靠運氣,自然這就是一種福氣。
那麼沒有遇到和自己認知風格相匹配的老師,是不是就隻能望着自己的學習劣勢而無法改變呢?(特别是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對于像數學這樣的學科無疑是非常重要且無法逃避的。)
其實也不盡然。上述曾說過,認知風格具有穩定性。但是事實上,我們仍可通過一些方法、訓練來進行改變。
著名心理學家威特金曾做過專門針對兒童認知風格的研究,他發現通過對兒童進行藝術,音樂和體育的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場獨立性水平。
換句話說,在我們很多家長隻考慮孩子學習,隻看重孩子做了多少數學練習題時,卻不知道那些我們家長看似無用的繪畫,音樂,體育運動其實卻可以默默幫助我們的孩子提高思維靈敏性,使其在學習上走的更輕松更自在。
所以,下次當我們想質疑孩子“為什麼都是一個老師教,就你學不好”時,我們家長是否可以轉換一下新的解決思路?
作者:兒童心理大講堂
聲明:原創文章,請勿侵權,轉載請聯系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