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是本書,遍地皆文化。在潇湘大地、永州之野,除了遍布衆多的古鎮、古村、古院、古橋、古亭,還矗立着衆多的古塔,它們仿佛一個個守護神,守護着百姓安居樂業,為城鄉添彩增輝。
塔,是中國傳統建築之一,也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的載體之一,被譽為中國古代傑出的高層建築。永州11個縣(市)區現存的古塔中,可謂種類繁多,形體各異。從建造材質上看,主要有青石、花崗岩、青磚及磚木、鑄鐵、琉璃等古塔;從建築性質上來講,有佛塔、風景塔、惜字塔、鎮妖塔等,較多的是祈盼文運昌盛的寶塔樓閣。每一座塔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個傳說裡面,都蕩漾着文藝的細胞。
為進一步發掘永州文化,展現古塔魅力,提升廣大市民的文物古迹保護意識,近日由湖南省民俗攝影協會永州民俗攝影委員會組織部分攝影師分赴城鄉采風,拍攝了《永州古塔》系列,特編發專版,以飨讀者。
東安石期市文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塔高34米,共7層。 李舸榮 攝
道縣文塔,始建于明朝天啟年(公元1624年)間,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重修,塔為樓閣式,八角七級,高33米。 何大明 攝
祁陽文昌塔,在祁陽市城東區的湘江之濱,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初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重修,為七級八面樓閣式磚石結構,高36.68米。 王春華 攝
甯遠文星塔,位于下灌村西冷江河岸山丘之上,為紀念狀元李郃公而建。五級八角,青磚結構,塔高約20米,現存塔系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重建。 胡裕林 攝
江華豸山淩雲塔 (也稱文塔), 建于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重修,1994年再次修複,磚石結構樓閣式建築,塔八角七級,高21米。 李福林 攝
零陵迥龍塔,建于明代萬曆甲申年(公元1584年),塔高37.25米,磚石結構,平面八角形,外觀七級,裡面五層,塔身中空。歐陽輝亮 攝
左圖:東安紫溪吳公塔,位于紫水河畔,建于清乾隆庚申年(公元1740年),塔形奇特,青石結構,七層八面,高28米。歐陽輝亮 攝
右圖:藍山塔下寺傳芳塔,明嘉靖四十二年至萬曆八年(公元1563-1580年)重建,曆時十六載竣工,以天然岩石為基,基底周長32.3米,塔高40.18米,七級八角。歐陽輝亮 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