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宮宮燈起源

故宮宮燈起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22:43:17

今年春節前夕,故宮乾清宮區域懸挂起久違了的宮燈。

北京美術紅燈廠的廠房裡,北京宮燈技藝傳承人郭燕青,仔細看着新聞圖片上的宮燈,“複原的樣式挺好,看着是現代技術做的”。郭燕青沒有看錯,這批宮燈出自四川自貢,使用了新材料以及激光打印等新技術。

在家門口沒能為複原故宮宮燈出力,郭燕青有遺憾卻也無奈,“生産跟不上,找我們也不敢接”。

雖然面臨困境,但北京宮燈的傳承者堅信“這門手藝不會斷”。目前,已經有不少年輕人學習北京宮燈的制作,并且加以創新。

故宮宮燈起源(缺席故宮宮燈複原)1

1月29日,北京美術紅燈廠,郭燕青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宮燈。 新京報記者 王嘉甯 攝

生産車間

繁忙景象難以重現

廣渠門附近的一條胡同中,北京美術紅燈廠藏身于一片老居民樓中。

春節前夕,新京報記者探訪北京美術紅燈廠。這座老廠前身是始創于清嘉慶年間的“文盛齋燈扇畫店”,目前北京宮燈技藝的4個非遺傳承人均為該廠職工,57歲的郭燕青最小,年紀最長的馬元良先生已經70多歲。

在廠區庫房屋頂上,懸挂着各式宮燈樣品,“最大的六方宮燈高1米7,制作于2002年,20個工人當時做了一個月。”郭燕青對每一件宮燈如數家珍。

與庫房内的光鮮相比,對面的生産車間則顯得寂寥,30平方米的平房内空無一人,桌上散亂地放着各種制作宮燈的工具和原材料。

“這個刨子是紅木的,已經有100多年曆史,别處可不好找了。”郭燕青指着一個泛着光澤的刨子說,這是他的爺爺傳下來的,郭家三代木工,郭燕青的父親也是北京美術紅燈廠職工。

1981年,郭燕青子承父業進廠,跟着老手藝人學習宮燈制作。郭燕青回憶,他剛進廠那會兒,過年前是忙的時候。“做木工活兒的一個組就有二十多人,一個車間分好幾個組,工人幹活兒時站一排,嗞嗞啦啦的聲音跟奏樂似的。”

據郭燕青介紹,當時制作的宮燈除了用于出口,每逢春節,一些機關單位也都會在門前挂上來自紅燈廠的大紅燈籠,增添喜慶氣氛。

“廠裡目前能幹活的隻有七八個人,遇到有任務時還會請退休的老藝人回來幫忙。”郭燕青說,現在廠裡主要業務面對的都是老客戶,為他們制作和維修燈籠。

故宮宮燈起源(缺席故宮宮燈複原)2

1月29日,北京美術紅燈廠内的燈籠。 新京報記者 王嘉甯 攝

宮燈制作

老傳統面對新工藝

故宮這次複原的宮燈,是由四川自貢的一家彩燈廠家制作。

“宮燈樣式是傳統的,技術是現代的”。該廠家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此次他們一共制作了116盞宮燈,主體框架是木料、PVC材料和亞克力制作,用時3個多月。傳統宮燈在瓷片上作畫這一道工序就可能耗費幾個月,現在采用激光打印技術加上一些手繪,生産效率大幅提高。

退休後仍在負責美術紅燈廠銷售部工作的北京宮燈技藝傳承人翟玉良說,故宮也找過美術紅燈廠,“量大又要得急,我們是按照傳統工藝做,不會用新材料,短時間完不成,接不了這個活兒。”

翟玉良還認為,宮燈不是必需品,保存得好可以用一輩子,作為小衆産品也制約了宮燈的市場發展。

郭燕青介紹,北京宮燈工序繁雜,包括原木制作、上色噴漆、繪制燈片、印制燈片、燈穗配置等。郭燕青就從木工活的锼活兒開始學起,用特有的工具锼弓子在木頭上锼出圖案。“锼活兒不練一個月,上不了手,不锼三年,出不了師。”

郭燕青介紹,他們做的燈籠是竹子的,木頭盤、紅布套、手工捏,工程大了,做出來很費勁。現在馬路上挂的燈籠是鋼絲的,塑料盤、尼龍綢套、機器生産。價格上的差距也非常明顯,手工做的燈籠一個要3000元,而電商平台的燈籠隻要十幾塊錢。

“打個比方,别家賣十塊,我賣二十,不了解北京宮燈的文化内涵,顧客會說,這明明一模一樣呀,為什麼不買便宜的?”郭燕青說,很少有人考慮手工制作宮燈背後的人力成本,滿大街的紅燈籠也很少能見到美術紅燈廠的産品了。

故宮宮燈起源(缺席故宮宮燈複原)3

1月29日,北京宮燈技藝傳承人郭燕青在畫宮燈。 新京報記者 王嘉甯 攝

技藝傳承

進入校園回歸民間

“老祖宗留下的手藝不能斷,我也想傳承,可是沒有人學。”郭燕青印象中最後一個學手藝的年輕人是2013年來的,三年後還是走了,“吃了苦收入還不高”是主要原因。

入行37年的郭燕青覺得,雖不能再指着這門手藝吃飯,但作為愛好還是不錯的,“現在誰來找我請教,我都歡迎。”而北京宮燈列入國家非遺名錄後,還有了去參加京交會等展會的機會,也讓北京宮燈和美術紅燈廠得到更多的社會關注和重視。

此外郭燕青想着,以後美術紅燈廠能辦個宮燈博物館,能讓市民體驗制作宮燈。

翟玉良也承認宮燈大規模生産不實際,他退休後熱心于“非遺進校園”活動,到中小學給學生講講宮燈曆史、制作工藝,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宮燈。

去年,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瀕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請翟玉良傳授宮燈制作技藝。學員是從社會上通過考試選定、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通過三個月的系統學習,畢業時每個人做了一盞宮燈,還集體制作了一個直徑80厘米的走馬燈。翟玉良對學員的水平比較滿意,“達到了入門水平,時間長了積累多了,他們的手藝會越來越好。”

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教師楊慧子,師從翟玉良學習傳統宮燈制作,“宮燈彙集了光影變化,榫卯結構,手工傳統制作技藝非常有吸引力。”楊慧子認為,一方面,需要傳承傳統宮燈的制作技藝,另一方面,設計師也需要和傳承人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她已經做出了嘗試,還将繼續堅持下去。

“宮燈技藝源于民間,最終要回歸民間,這門手藝不會斷。”翟玉良說。

專家說法

傳統技藝傳承還應融入現代生活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以北京宮燈制作為代表的北京技藝,在2006年就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作為久負盛名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北京宮燈在其實用價值之外,還代表着傳統文化。

北京民俗學會會長高巍表示,燈文化與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特别是年節,北京傳統的燈彩活動主要在元宵節舉行,後來逢盛典、新婚、壽辰、節慶等喜事也都張燈結彩。燈彩成為祥瑞吉慶的象征,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望和對幸福未來的向往。

對于北京宮燈技藝的發展,高巍建議,北京宮燈可以與時俱進,傳統技藝結合新材料、新技術,主動适應市場,傳統的東西也應有時尚的一面,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傳承的同時融入現代生活。

新京報記者 王彬 實習生 許文豪 編輯 張太淩 校對 劉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