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蘑菇生态習性

蘑菇生态習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4:58:02

蘑菇生态習性(雨水多了蘑菇也多了專家提醒)1

野蘑菇不要随意采食。向家富 攝

蘑菇生态習性(雨水多了蘑菇也多了專家提醒)2

16日,揚州入伏。入伏以來的兩天都下雨,根據天氣預報,未來一段時間雨水都比較常見。而随着雨水多起來,野生的蘑菇也多起來了。專家提醒,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安全,野蘑菇不要随意采食。

樹林裡蘑菇多起來了

昨天,在友誼河岸邊的樹下,記者發現了很多小蘑菇,多是皮傘屬或鬼傘屬的蘑菇。皮傘屬的很多蘑菇,子實體小(菌蓋直徑隻有1厘米左右),食用價值不大。不過,皮傘屬的蘑菇,形狀好看,觀賞性較好。從記者觀察來看,一些個體較大的野生蘑菇現在還比較少,如馬勃、側耳平菇,在野外尚難見到,這可能與此前雨水不太豐沛有關。

蘑菇為什麼雨後生長

作為一種真菌,蘑菇的生長繁殖跟花草樹木不一樣,它們不會産生種子,隻會産生孢子;孢子飛到哪裡,哪裡就可能有新蘑菇。

當孢子落到土壤中,就可能生出菌絲。但由于它們自己不能合成營養物質,隻能吸取土壤中的養分來生長。因此,當天氣比較幹旱時,菌絲吸收不了多少水分,子實體生長非常緩慢;而當水分比較充足時,菌絲快速吸收水分和養分,子實體就快速長出來了。可以說,雨後的蘑菇長得又快又多。

市民不要采食野蘑菇

在揚州,有可食用的野蘑菇,如毛頭鬼傘、馬勃、側耳平菇、毛木耳、龜筆、羊肚菌等。其中,鬼筆、羊肚菌是味道非常鮮美的菌類;馬勃需要在嫩時采食;而食用毛頭鬼傘時不能喝酒;側耳平菇,是在枯樹上生長的一種食用菌,在揚州野外常見,而這種菌人工種植非常廣泛,在施橋等地有很多種植。

在野外,很多的野蘑菇都是有毒蘑菇。就揚州地區而言,有毒的蘑菇也不少,如錐蓋菇、紅鱗花邊傘、白毒傘、黃蓋鵝膏菌等,都是毒性很強的蘑菇。

中國菌物學會文化分會會長韓省華介紹,可食用蘑菇和毒蘑菇,千萬不要靠自己的經驗或道聽途說的方法來區分鑒定。如所謂“有蟲子吃過的蘑菇沒有毒”,但豹斑鵝膏菌就是劇毒蘑菇,蛞蝓吃了沒事,人吃了就中毒。一些可食用蘑菇和毒蘑菇甚至非常相似,需要專業儀器鑒别。蘑菇種類很多,一些究竟有毒無毒,科學家都還沒摸清排除。

韓省華認為,預防蘑菇中毒,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采食野蘑菇。現在一些可食用的蘑菇有了人工種植,如平菇、香菇、羊肚菌等,這些人工種植的蘑菇,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食用需求。因此,人們不需要去采摘食用野蘑菇。

記者 向家富

(揚州日報-揚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