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點燈後,夜晚就不再害怕黑暗了,随着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欣賞到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燈了,從正月十一起,四處都可以看到燈籠的影子,民間也叫起燈日,這與古代的傳統習俗有關,家家戶戶點燈,照亮了四處,顯得非常喜慶。
正月十一起燈日的含義
這個習俗流行于潮汕地區,舊時要是哪家新添了男丁,便挨家挨戶送米方糖,正月十一還要升燈辦酒席款待村民,叫做“起燈”。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為了慶賀添丁而舉行的,祝福家宅人丁興旺,将來的日子紅紅火火的。而在陝西地區,舅舅還要給外甥送燈籠,還要著名的歇後語:外甥打燈籠—照舊(舅),表達希望小孩健康成長的美好寓意。
還要哪些風俗習慣
行頭橋:在廣東的一些地區,會把橋頭布置得特别喜慶,以便十一的時候大家紛紛出行。屆時彩橋如虹,行人如潮;花燈似海,夜空若晝。據說這麼做可以帶走疾病,聚财納福,繞着彩虹橋走一走,是非常吉祥的。
請紫姑日:傳說紫姑在古代是一戶人家被正妻害死的小妾,生死恨坎坷,玉帝便封她為司廁之神,到了正月十一,很多人會供奉紫姑,燒香燒紙,祈禱家宅平安。
炮龍節:據說是七至十一節長的四十米巨龍,舞龍的時候,“炮聲不停,龍舞不止”,所以有了炮龍的說法。正月十一這天,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歡天喜地,夾道歡迎,寓意趕走疫病,去邪納福,具有辭舊迎新的意味。
大年十一吃什麼美食
在北方常見的就是吃烙盒子了,或許大家會比較陌生,如果說韭菜盒子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其面皮又薄又軟,面皮喧軟,味道可口。在大年十一吃烙合子,其寓意吉祥如意。“合”與“和”是諧音,吃合子寓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和和氣氣,和氣生财。不過也要注意吃适量,因為畢竟是面粉做的,要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而且如果過量食用,怕消化不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