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4-21 04:45:06

淘淘是一位五年級的男孩子,自上學以來就是老師眼裡的“淘氣包”,學習成績不好,經常是班裡的倒數幾名,但除了不愛學習、上課喜歡做些小動作外,淘淘在其它方面還是表現不錯的,而他父母卻認為學習不好,其它再好也沒用,經常因為分數太低對其進行打罵。最近幾天,淘淘突然玩起了失蹤,這下可急壞了家長和老師,最後終于在學校附近的遊戲廳裡找到了他,淘淘自己交待,已經厭倦了學習,不再想上學讀書了……

聽到孩子說出這樣話,任何人都會覺得心痛,面對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大多數父母的做法就是批評指責孩子不聽話、不認真、沒有上進心,卻很少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難道孩子逃課、不願意學習,真的隻是因為自暴自棄了嗎?不,這與父母的錯誤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1

無數的事實證明,當父母使用錯誤的教育方式定下種種規矩,逼迫孩子學習時,孩子便不再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而是被迫性地被動學習。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産生逆反心理,從而出現說謊、逃學等情況,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這種結果不僅令父母傷心難過,也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及身心健康受到了影響。可見,父母的不當教育及要求,确實對孩子的主動學習有着負面的影響,如果父母不及時改變錯誤的管教方式,就會讓一個樂于學習的孩子,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及信心,一旦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想挽救就困難了。那麼,父母的哪些錯誤管教方式,造成孩子不愛讀書了呢?

父母不當的批評和管教,使孩子因挫折而失去學習興趣。

孩子在興趣的驅動下,會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追求,在這種自發的行為中,孩子必然會有新的發現和新的感受,從而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和超常的毅力。如果孩子整天生活在批評和管教中,對事物的熱情和興趣就會減弱,新奇的感受就會消失,孩子很可能變成一個缺乏求知欲的人。因此,父母千萬不要阻斷孩子内心深處向外延伸的道路,如果此路不通,那麼父母無論怎樣打罵、怎樣苦口婆心、怎樣恨鐵不成鋼,都沒有用,孩子隻會聽不進你的話,甚至逆反。

孩子不愛學習,通常不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不夠高,而是因為父母人為地阻擋了孩子求知欲的輸出和接口,想象力、好奇心、成就感等等都是需要我們經常疏通和維護的重要接口。所以,無論讓孩子學什麼、做什麼,父母都要創造條件讓他們獲得成功,同時給予肯定和鼓勵,進一步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切不可提出過分要求,使他們屢遭挫折。雖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挫折可以磨練意志,培養不屈不撓的精神,但孩子的感情畢竟是脆弱的,即使熱情再高,屢次受挫也會漸漸消沉下去。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2

考試分數,左右着父母對孩子的态度。

在目前應試教育的體制下,父母都特别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這種“唯分數論”的教育觀在家庭教育中為父母樹立了一種“盯着分數不放”的錯誤思想。有句話真切地體現了分數的作用:“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無論在學校還是家裡,老師和父母都特别看重分數,就連親朋好友來了,也是最關心分數。成績好的孩子,可能覺得沒什麼;成績差一點的孩子,就會産生厭煩的心理。

實際上,現在的家庭教育,大都為“分數教育”。父母對待孩子的分數帶有明顯的情緒變化:成績好,父母就樂開了花;成績差,父母就冷眼相對。這讓孩子感到父母關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成績,從而影響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失去學習的目标,甚至會在父母這種潛意識的影響下變得功利、自私、不誠實。學習的意義被扭曲成了以分數為導向,這是導緻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原因。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3

不愛讀書的父母,孩子也不喜歡讀書。

衆所周知,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學習大有好處,于是父母們開始要求孩子必須做到,但父母自己卻沒有這樣的習慣,也從不與孩子一起閱讀,而是每天玩手機或坐在電視機前打發時光。事實上,父母與兒女朝夕相處,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因此,如果父母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會使孩子對書籍缺乏興趣,沒有閱讀的欲望,更不要說養成閱讀習慣了,久而久之,孩子會漸漸表現出知識面窄、信息量小、思維方式簡單、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缺乏,在學習和與人交流中遇到困難等問題。如果家裡一本書都沒有,孩子肯定也不會親近書本。父母愛讀書,孩子也會好奇書中有什麼這麼吸引人,也會跟着效仿,并找到讀書的樂趣。不管是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多讀書都是明智的選擇。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4

對孩子要求太高,使孩子負擔過重。

孩子在父母的嚴厲管教下,上課學習、下課補習,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幾乎都在跟書本打交道,孩子被分數、作業壓得擡不起頭來,每天學習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造成心理壓力過大。長此以往,容易使孩子産生害怕失敗的心理,喪失上進心,缺乏學習動力,對學習也産生了厭倦情緒。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高,孩子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尤其是在孩子能力所不能及的情況之下所産生的壓力,更加容易使其産生厭學情緒。

父母要關心和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提出合理目标,切勿要求過高。如果目标和期望過高,孩子就算努力了也達不到,隻能給孩子帶來一次次失敗的打擊,使孩子産生一次比一次更大的精神壓力和自卑心理,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如果目标和期望在合理範圍内,就能使孩子在一次次的成功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産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5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學業有成,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的種種需求。但大多數的孩子卻不怎麼領情,不愛讀書求進步,隻愛看電視和玩遊戲。父母要知道,孩子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無法靜心讀書,這是相當正常的現象。因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再加上孩子本身的自制力就不如大人,所以更容易被新鮮、好玩的事物所吸引,流連忘返。那麼,許多父母不禁要問,到底該如何管教不愛讀書的孩子呢?

1、要明确讀書的目的

如果讀書僅僅是為了拿到一個好文憑,那麼孩子很可能隻是拿個文憑、混個學曆,成為一個“書呆子”;如果讀書是為了學習到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那麼孩子需要你的正确引導,以便真正地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2、要激發讀書的興趣

父母要做的,就是通過适合孩子的方法去教育孩子,盡可能地發掘他們與衆不同的地方,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處世能力,将他們引向精英之路。如果隻是在考試分數上給孩子施加壓力,就會讓孩子因挫折感而失去對學習的興趣。

孩子有嚴重的厭學情緒的原因(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厭學的情緒)6

3、要拓寬孩子的視野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成功的道路不是唯一的,總有一條适合自己的發展之路。這是一個飛速發展、充滿變革的社會,如果父母還是隻讓孩子沉浸在書本之中,天真地認為好好讀書就能夠“走遍天下都不怕”,那麼我們的孩子很快就會被時代甩在後面。

4、要挖掘孩子的潛能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孩子應該因材施教,要以負責的态度,耐心、細緻、科學地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如果父母不承認孩子客觀條件的差異性和主觀能動的有限性,隻是一味地苛求孩子,盲目地要求孩子在學業上達到自己的目标,就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壓力和身體負擔,使其喪失學習的樂趣和動力,甚至會使孩子産生焦慮、抑郁等各種心理問題。

大家好,我是@泉媽育兒心得,專注親子關系,對親子心理、教育、溝通、閱讀等有獨到的見解,希望我的分享能帶給你幫助,歡迎關注、留言、點贊、轉發、收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