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上遊新梧州#
“年中數據看增長”之四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更事關百姓切身利益。
在我市全面“東融”的過程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開路先鋒”。
今年以來,我市以交通強市建設為先導,聚焦推動高水平開放,加快構建水公鐵空多式聯運體系,為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區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交通運輸支撐,為高水平建設廣西“東融”樞紐門戶城市提供了堅實的交通基礎保障。
大地為琴路作弦,縱橫捭阖總是歌。我市的“交通融”,正助推全面“東融”跑出加速度!
東向運輸通道加快完善
6月17日,南甯至深圳鐵路玉林至岑溪(桂粵省界)段容岑隧道正式動工建設,标志着我市“東融”戰略實施又邁出重要一步。
交通通則百業興。我市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戰略,以加快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為“有形抓手”,加快完善東向綜合運輸大通道,與粵港澳地區實現交通互聯互通,大力推進交通強市建設。其中,南深鐵路玉岑(桂粵省界)段、柳廣鐵路柳梧段實質性開工建設,岑羅鐵路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力争今年底開工建設;廣甯至蒼梧至昭平(廣西段)、蒼梧至容縣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梧州—珠海”廣西首條跨省短途運輸航線開通運營,我市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網絡加快構築。
梧柳高速公路倒水南互通立交 何鎏 攝(資料圖)
我市交通運輸部門還深入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實行黨員分片(分項目)包幹機制和“一項目一方案一先鋒隊”清單式管理模式,保障重大交通項目加快建設。今年上半年,我市重大交通項目投資持續增長,全市交通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8.89億元,占市層面下達年度目标任務的72.2%。其中,鐵路、高速公路、路網、農村公路、水運項目分别完成投資2.09億元、19.49億元、2.74億元、2.57億元、2.0億元,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取得新突破。
西江黃金水道效能提升西江之上,千帆競發。在長洲水利樞紐,每天都能看到滿載貨物的船舶有序排隊過閘。去年,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1.51億噸,超越長江三峽船閘,成為全國天然河流過貨量第一船閘。今年上半年,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通過船舶67917艘次,過貨量6767.31萬噸,同比分别增長10.55%和9.88%。距離長洲水利樞紐幾公裡外的李家莊碼頭,起重機揮舞着巨臂忙碌裝卸。江面上“船來船去、上貨卸貨”的熱鬧景象,反映出我市水上交通“東融”建設邁開了高速發展的步伐。
長洲水利樞紐 陳凡 攝(資料圖)
為了提升西江黃金水道整體效能,我市加快建設高等級航道和港口泊位,積極搭建交通聯通平台,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合作,開通水路運輸往返航線39條,輻射香港、東江倉、虎門、黃埔、南沙、廣州新港、高欄港、雲浮、肇慶、佛山、東莞、江門等港口,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形成“港港聯運”,并優化企業申報流程,縮短企業報關時間,為企業“減負”,推動港口業務良好發展。
今年1至6月,全市多個碼頭貨運量均迎來大幅度增長。全市累計完成水路貨運量2061.3萬噸,貨物周轉量58.26億噸公裡,同比增長分别為43.11%、34.37%;港口貨物吞吐量2000.03萬噸,同比增長30.25%;集裝箱吞吐量37.69萬标準箱,同比增長23.63%,繼續位列廣西内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首位。
此外,我市還着力構建水公鐵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推進交通與産業發展聯通。港口方面,藤縣港區赤水作業區進港大道與國道321線、358線相連,碼頭至包茂高速、梧貴高速車程均在15分鐘以内;中心港區李家莊作業區、塘源作業區緊鄰國道321線、207線,碼頭距離梧州環城高速車程在10分鐘以内;中心港區大利口作業區進港大道與國道207線相接,碼頭距離梧州環城高速公路車程10分鐘。園區方面,全市各園區均有配套港口碼頭服務,快速連通高速公路和國道路網,梧州環城高速串聯梧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與粵桂合作特别試驗區,市商貿物流園區、梧州臨港經濟區均與高速公路收費站毗鄰,“西江+港口+園區+項目”發展模式初顯成效,貨物多式聯運水平持續提高。
交通“東融”帶動産業發展7月30日,走進藤縣鴻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線隆隆運轉,一批批有色玻璃制品等待包裝運輸。該公司今年7月正式落地藤縣新慶鎮,公司負責人魏坤昌打算逐步将廣東東莞的有色玻璃産業轉移至藤縣。魏坤昌表示,公司生産廠房距離蒼碩高速收費站不遠,平時貨物運輸十分便捷,便利的交通對企業發展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打通“東融”交通大動脈,為我市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産業轉移的優勢進一步發揮。近年來,我市大力開展桂東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專項提升行動,建成4個年産值超百億元工業園區。其中,粵桂合作特别試驗區累計注冊企業503家;梧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累計吸引13家大灣區企業落戶,基本形成大健康産業為核心,信息技術、新材料等為補充的産業集群發展格局;梧州循環經濟産業園區成功創建廣西唯一的國家級綠色産業示範基地,也是全國唯一形成全産業鍊閉路循環的國家級循環經濟産業園區;藤縣中和陶瓷産業園入駐知名陶瓷企業21家、配套企業17家,建成生産線131條,成為承接大灣區産業鍊整體轉移的典範。
雲龍大橋燈幕閃現“東融大灣區 開放新梧州”字樣。何華文 攝(資料圖)
依托“交通融”這個強大引擎,我市把獨特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加快發展新優勢,朝着打造廣西乃至大西南與大灣區連接的重要物流樞紐城市的目标大步邁進。
來源:梧州發布編輯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