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縣本來就是和劉禹錫是政敵,看到劉禹錫落到自己的手上,那肯定要政治一番了,看人下菜碟,過來捏捏這個軟柿子,就故意刁難。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是個樂天派,識破知縣的詭計,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手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辯。”
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這是和我打擂台呀,吩咐衙裡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于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見景生情,又随手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隻給一間隻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後僅是鬥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國家不興詩家興。我們該感謝這位和州知縣,要不是他的多番刁難,我們今天怕是讀不到這篇千古奇文了。
《陋室銘》流傳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聞天下。如今,劉禹錫當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縣城中,3幢9間呈品字狀的房屋,鬥拱飛檐,白牆黑瓦,典雅古樸,靜谧靈秀。石鋪小院綠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蘊秀,令人似乎嗅到濃郁的翰墨馨香。院内東側小巧精緻的亭内,立有“《陋室銘》碑石”,上刻流傳千年的《陋室銘》全文,字為書法家孟繁青所書,風骨端凝,清秀悅目。主室正中,有劉禹錫立像一尊,潇灑莊重,上懸“政擢賢良”匾額。陋室占地不廣,踱步其間,似覺人與自然在此得到淨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