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我國,端午節是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所以一直流傳着很豐富的風俗習慣。那麼,大家知道端午節的風俗習慣是什麼?端午節的習俗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的風俗習慣
一、賽龍舟
端午節的來曆,有好幾種說法,我們最熟悉的一種,就是紀念屈原。傳說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進汨羅江後,當地的老百姓聞訊後,大家就馬上劃船過來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沒發現屈原的屍體。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邊。當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後,也都冒雨前來,争相劃船到洞庭湖上來。為了寄托大家對屈原的哀思,此後就逐漸發展為龍舟競賽。
二、吃粽子
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傳說,和賽龍舟一樣,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羅江後,被水中蛟龍所困,人們哀憫同情屈原,每到這一天的時候,就将五色絲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驅趕蛟龍。後來,粽子便成了最受人們歡迎的端午節食品。
三、懸挂鐘馗像
在江淮地區,每到端午節,都有家家懸挂鐘馗像的習俗,用以鎮宅驅邪。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節期間,民間還有在門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習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草藥,針灸裡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把它插在門口,也可以使身體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視為百陽之氣,插在門口上,可以避邪;門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體矯健,百病不生。還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們對平安、健康的美好願望。
五、戴長命縷,保佑安康
端午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就是戴長命縷,也稱續命縷、續命絲、長壽線、延年縷等。長命縷一般用五種顔色的線搓成彩色線繩,或者做出各種形狀的小飾品,在端午節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脖子上,據說可以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稱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裡面可以裝上各種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藥,還有茶葉、荷花等等,然後佩戴于胸前,香味撲鼻,還可以防病健身。因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們喜愛,現在的香包做得越來越精緻,已經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七、飲雄黃酒,殺毒避邪
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曆,也與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以後,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就紛紛往江裡抛入粽子。有一位老醫生,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藥暈蛟龍。過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條蛟龍。人們于是就把蛟龍拖到岸邊,抽筋剝皮,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後用雄黃酒塗抹在小孩兒的耳、鼻、額頭、手、足等處,希望孩子們能夠免受蟲、蛇的傷害。
八、采百藥,防禦疾病
采百藥,也叫“采百草”。農曆五月,正是天氣炎熱,疾病多發的季節,很多毒蛇害蟲都開始繁殖活躍起來,很容易給人帶來傷害。于是,為了抵禦疾病,康健身體,人們在端午到來之時,就開始遍尋百草,采集藥材,然後将這些藥材用于飲食、沐浴、熏煙,或者當作門飾,以防禦各種疾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