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房間的聲學處理重點在側牆和天花闆。原則上室内聲波的處理擴散應多于吸收,目的是使共振強度降低,要防止過度使用吸音材料,以免房間的混響時間太短(< 0.3秒)而使聲音幹澀不圓潤。對音箱後面的牆壁,最好不要有大片吸聲物質,通常不需作處理,磚牆或水泥牆面會使聲音飽滿,充滿活力。
2、側牆則可均勻适當地設置一些吸聲和擴散物。如厚重的羊毛毯就是極好的全頻吸聲物體,薄的地毯及壁毯隻對中、高頻有吸收作用。木制無門書櫃則是一種很好的聲音擴散物,用來調整低頻有很好效果。此外,桌、椅、床墊、沙發等家具都能對聲音的傳播起調整作用,都可用作聲學處理。最理想的聲學處理是在側牆上貼以适當的擴散闆,但費用昂貴,又影響美觀,一般家庭很難接受。凸圓弧是很好的聲音擴散兼有吸聲的裝置,可以适當利用。在作吸聲處理時,牆壁的下半部比上半部更重要,可使用穿孔闆及薄闆等共振吸聲結構處理。
3、地面可以鋪上薄的地毯、挂簾、壁毯等。這樣主要對中、高頻有吸收作用,對低頻的吸聲作用很小,太多使用會導緻房間裡的中、高頻聲音的混響時間偏短,使得聲音缺乏色彩,不夠明亮。木質牆裙等木闆,可有效吸收低頻,但在安裝時要與牆壁間留有适當空隙,必要時在其間還要放置吸聲材料。但切記不能把大量的夾闆釘在牆上,也不要大量在房間裡敷貼吸聲毯和帷簾。否則,由于高頻被大量吸收,會造成聲音死闆發幹,細節減少,以及音量的減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