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劉禹錫有這麼一句詩:“繁葩組绶結,懸實珠玑蹙。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這首詩的題目就是《葡萄歌》,描寫就是晶瑩剔透的葡萄。說起葡萄,相信大家還會想起提子,有人說提子和葡萄有區别嗎?它們不是一樣的嗎?接下來,小編就來向大家說說提子和葡萄。
其實,提子與葡萄實質上都是葡萄的果實,葡萄有很多品種,提子也是葡萄的一個品種,所以其實可以把葡萄和提子統稱為葡萄。那提子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呢?提子最早是從廣州、香港等地引進的,廣州,香港等地把葡萄說成“葡萄子”,傳統粵語口音說“葡萄子”與普通話說“菩提子”有些相似,流傳過程中就有了“提子”的叫法。又因為我國先前從美國引進提子,所以後來我們内陸地區,一般把進口的這類稱為提子,而把國産的稱為葡萄。
其實說起來,提子和葡萄果實還是有些差别的。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告訴你。
一:果皮:提子的果皮比葡萄的薄。
二:皮肉:提子皮肉難分離,葡萄皮肉易分離。吃提子一般不吐皮,吃葡萄一般先剝皮然後吃果肉。
三:果質:提子比較硬實,葡萄比較軟。
四:口感:提子汁少,偏甜。葡萄汁多,酸酸甜甜。
葡萄和提子都含有許多的營養物質,适量使用對人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一、緩解疲勞:提子中的果糖、葡萄糖含量比葡萄中的高,果糖、葡萄糖都是人體比較容易吸收的糖類,它們可以轉化成熱量,補充體力,緩解疲勞。
二、預防血栓:法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提子、葡萄能比阿司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闆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在體内還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能抑制血小闆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闆的聚集,臨床上用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三、保護心血管:提子皮含有白藜蘆醇,可防止血液凝結成塊,沉積在血管内,有助預防血管閉塞,減低患心髒病及中風等血管病的機會。
四、增加免疫力:籽,别看它難以下咽,其本身也是有一定的價值的。籽中含植抗氧化物質──花青素。花青素厲害之處在于能清除損害正常細胞的自由基、預防細胞老化、增加免疫力及保護動脈血管壁上膠原蛋白遭破壞而僵硬等。我們可以将籽研磨成粉末,加水煮15分鐘,服下。
提子,葡萄作用挺大的,大部分人都可以适量的吃,尤其适合以下患者:
1、腎炎、高血壓、水腫患者
2、低血糖、疲勞、體倦乏力者
3、癌症患者
但有适合吃的人群也有不适合吃的人群,以下人群要少吃甚至不吃:
1、糖尿病患者
2、腹瀉患者
3、陰虛内熱,脾胃虛寒者
糖尿病人多吃會引起血糖升高;腹瀉的人多吃會引起洩瀉,加重腹瀉的症狀;體虛的人多吃會導緻體質下降,寒氣侵襲。
本文為識材原創,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