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打工族來說,最開心的日子就是發工資的日子,這勞動報酬是自己努力工作後應該有的回報。
同工同酬是什麼意思
同工同酬的意思是指用人單位對于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别、年齡、民族、殘疾、區域等差别,隻要能以不同方式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即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是勞動法規定的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的若幹規定。2009年10月,人保部透露将出台工資支付條例。該條例将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包括勞務派遣工在内,隻要工作的崗位、職級、内容相同,應做到“同工同酬”——不僅工資待遇相同,社保、福利等也應一視同仁。“所謂‘同工同酬’并非要求他們的工資數額一樣,而是允許在同一工資區間内進行浮動”。二是将同工同酬寫入法律法規當中。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工資支付相關法規,“同工同酬”将首次作為立法内容。無論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隻要從事相同内容工作,應當獲同級别工資待遇。
新勞動法規定同工同酬的内容:
1、男女同工同酬。在勞動報酬分配上的性别歧視由來已久,而且難以根除。
2、不同種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直至今天,某些國家和地區也還存在這種分配歧視。我國自解放以來,基本消除了這種歧視現象。
3、地區、行業、部門間的同工同酬。由于各地的經濟水平與生活水平差異很大,各個行業、部門的特點也都有所不同。因此,存在着地區、行業、部門間“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4、企業内部的同工同酬。這是同工同酬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業中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勞動且取得相同勞動業績的勞動者,有權利獲得同等的勞動報酬。
臨時工與正式工是同工同酬嗎
新《勞動合同法》最重要的修訂,就是對用人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進行了更嚴格的規範,規定了臨時工與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在監管方面,則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新《勞動合同法》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勞動行政部門依法申請行政許可;經許可的,依法辦理相應的公司登記。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勞務派遣業務。”同時,經營勞務派遣公司的門檻也相應提高,其注冊資本從現行的50萬元提高到了200萬元。
新政同時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設立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并應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并且不得将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作為補充用工方式,勞務派遣用工主要從事臨時性、輔助性和替代性工作崗位。新《勞動合同法》對“三性”工作崗位做了具體界定:臨時性工作崗位工作時間不超過六個月,輔助性工作崗位是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産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内,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新政明确了“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用工單位無同類崗位勞動者的,參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确定。”
實踐中,能夠做到同工同酬的并不多,因為法律對同工同酬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包括工作崗位、内容、付出的勞動量以及取得相同的工作業績等方面都要要求一樣,此時才能做到同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