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10月16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台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10月16日,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多位民營經濟觀察人士表示,報告為民營經濟繼續堅定信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動力。“站在新的曆史起點,我們仍然需要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才能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實現高質量健康發展。”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成員黃劍輝說。
民營企業地位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經曆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内到全球的成長過程,這進一步增強了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報告提出要“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強國”。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原院長劉迎秋看來,這給民營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和發力重點。“加快建設六大強國,除了在制造強國和質量強國建設方面,民營企業可以大顯身手外,網絡強國、數字強國建設中,民營企業仍可大有作為。”劉迎秋表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民營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底的1085.7萬戶增至4701.1萬戶,10年翻了兩番多,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占比由79.4%提高到93.3%,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不僅如此,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一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發揮着各自優勢,實現了互助互補。
黃劍輝認為,積極引導民營經濟、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相互合作、相互扶持,同時加強“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為我國政治大局穩定和諧、經濟發展快速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個值得被記錄的事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在重要行業領域,先後選擇三批次50家國有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試點。其中,江蘇大型民營制造企業沙鋼集團入駐東北國有企業老基地後,在“混改”積極作用下,東北國有鋼鐵企業迅速扭虧為赢。
不僅如此,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江蘇本地的民營企業更是與央企等進行工程配套和産業鍊、供應鍊對接,形成了國有企業實力壯大、民營企業活力迸發的良好局面。
保障民企合法權益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作為宏觀經濟的政策取向,出台一攬子政策措施,幫助市場主體纾困解難,民營企業展現出強有力的發展韌性。
數據顯示,從2020年初到2022年8月份,民營企業繼續保持增長,淨增1184.7萬戶,占過去10年淨增總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民營企業數量和規模的增加,當前要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營造民營企業家創業、幹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氛圍,這是引導企業依法經營、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内容。”一位民營經濟觀察人士分析指出。
此前,市場有觀點認為,中國對資本無序擴張的限制,特别是對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可能不斷沖擊外資和民營企業的信心。
對此,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發言人孫業禮表示,不能把限制資本無序擴張和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對立起來看。資本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生産要素,改革開放40多年來,資本同土地、勞動力、技術、數據等生産要素共同為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出了貢獻。
“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民營經濟人士始終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必須團結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孫業禮說。
在他看來,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兩個“毫不動搖”已經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大政方針,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這個方針政策現在沒有改變,将來也不會改變。
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成員陳劍在接受采訪時說,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資本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我們的監管能夠及時識别、研判和應對跨行業、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導資本流向,從而使金融活水真正流向實體經濟,這是服務于國家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
基于此,我們黨在充分肯定資本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積極作用的同時,提出要正确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為資本設置好“紅綠燈”。
“我理解,設置‘紅綠燈’,不是不要資本,而是要更好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使資本在法律法規的制度框架下健康發展。這樣做,不僅不會影響民營經濟發展,而且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孫業禮對此解釋。
打造公平競争環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繼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着力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壁壘,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争環境,給其發展創造廣闊市場空間。
來自市場監管總局的消息顯示,近年來,我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外商投資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促進内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争,不斷增強超大規模市場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
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外資企業數量已從2012年底的44.1萬戶增長到66.8萬戶,增長51.5%。
孫業禮表示,中國是法治國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内資還是外資,都受法律保護。“我們将充分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做法,統籌好強監管和促發展的關系,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在此基礎上,黃劍輝建議,當前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将各級政府打造為“強化市場型、服務型、創新型政府”,并建設成為“企業家友好型政府”,着力培育企業家要素。
他認為,要打造服務型政府,首先要明确政府職責邊界,完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打造國家營商環境示範區,同時要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市場監管機制,對新産業新業态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實施“互聯網 信用監管”,擴大“雙随機、一公開”監管。
“民營企業家就是經營管理民營企業的專家,通過整合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數據等要素,他們成為推動生産力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關鍵要素,因此,要提升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就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黃劍輝說。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人士表示,我國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綜合國力和全球競争力的不斷提升,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優勢和活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編輯:郝成 校對:張國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