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讀者要求,說說易方達的張清華。
張清華,的确是我一直想研究,但是又有畏難情緒的一個基金經理。
因為這樣出身債券界但是過去兩年卻在股權投資上 「驚豔」 的這種跨界,很大程度上有些超出我等普通人的認知。
再加上對于張清華的專訪資料出奇的少 (甚至連訪問基金經理出名的《聰明投資者》和《點拾投資》都沒有!),很難把脈張清華到底是如何想的。
所以這篇文章,主要是依賴公開的數字,當然會用到我偏愛的風格相關系數、基金間相關系數等 「冷門」 的分析方法,或許會給你呈現一個和許多寫張清華的文章不同的張清華——更讓我開心的是,因為分析張清華,反而是發現了易方達旗下另一個隐藏的「大佬」,這或許才是本文最大的收獲。
以下是視頻版,喜歡看視頻的可以點擊觀看,也歡迎關注我的視頻号,張清華這篇,是先發了視頻版,才有了這篇文字版。
當然習慣文字的,還請繼續看,内容比視頻更飽滿。
新收益的 「精準」 股債切換剔除 2020 年的新基金,目前張清華參與管理的基金共 8 隻,相比前兩年高峰期已經大幅縮減。
易方達新收益,或許是讓許多人注意到張清華,尤其是以一個權益類基金經理身份注意到張清華的産品。
張清華,目前的身份是易方達基金副總裁、混合資産投資總監,在此之前擔任過固定收益基金投資部總經理,一直被認為是易方達債券投資領域的 「大佬」。
債券大佬竟然過去兩年在股票投資上跑赢許多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這實在太刺激了。
易方達新收益這隻基金,在過去 5 個完整年度中全數上漲,即使 2018 年小熊市也依然如此!而在 2019 和 2020 年的進攻性,也是超級強!
易方達新收益從一個早年的偏債型基金,自 2018 年年末開始突然變身偏股型基金。
這樣的轉變,應該要歸功于張清華的 「慧眼」。
畢竟在易方達新收益的 2018 年年報中,張清華就明确提出了 「股債投資切換」 的觀點。
而在 2019 年中報也是明确加倉操作。
以股債混合的資産配置而言,張清華顯然看的很準。
權益投資能力等待更長時間檢驗2019 年的這波股債切換,必須說是張清華的 「神來之筆」。
但是,在權益類投資上,到底張清華能力幾何?
畢竟,易方達作為目前國内頂尖的基金公司,有着龐大的權益投研團隊,張清華執掌新收益時的股權投資,更多是依托個人的眼光 (就像我們對絕大多數權益類基金經理的要求那樣),還是依托公司的股票池?
張清華到底是怎樣的選股思路?
這些由于找不到深入的訪談,一切還不得而知。
筆者是非常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關于張清華的深度訪談出籠,可以讓我等基民多多了解下張清華這樣大佬級人物在權益類投資上的真正想法。
更何況,考驗一個權益類基金經理,大家越來越接受 5-7 年的周期,畢竟要經曆牛熊才夠。
在這點上,張清華顯然還沒足夠長的時間交出答卷。
畢竟,2021 年農曆牛年的這波回撤,易方達新收益的回撤也達到 21.54%,不算一個小數字。
從投資風格來看,易方達新收益是典型的大盤成長風格,以這個風格而言,前兩年的大漲和 2021 年的回頭,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權益類倉位比重而言,張清華執掌的基金中,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排名第二。
咋看,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很有 「半倉牛基」 的味道。
從權益類資産的比例來看,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的權益類資産一直維持在 50% 左右的水平。
如果以權益 「半倉」 來看,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上漲 44.54% 和 55.43% 的水平就超級牛了!
但是!
對于偏債類基金經理,一個觀察的重要訣竅就是:絕對不能忽略他們的轉債倉位。
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近期一直配置了頗高的轉債比重,轉債作為一個既有債性又有股性的品種,進攻性相較股票稍弱,但是防守性又強一點,的确是相當有意思的品種。
但是,也正是這樣很高的轉債品種,是的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的偏股類倉位遠高于權益資産揭示的半倉,所以并不能簡單将其作為一個 「半倉牛基」 去評價,或許将其視為半個股票型基金 半個轉債型基金去理解更為合适。
兩成倉位債基怎麼選張清華管理的基金中,除了易方達新收益和易方達安盈回報混合之外,更多的是傳統偏債類的基金。
僅僅是股票占淨值比例在 20% 左右的債券,就有裕祥回報、安心回報、裕豐回報、豐和、豐華五款。
這五款,在 2021 年的這波回撤中,表現差異非常大,裕祥回報僅回撤 2.63%,而豐華則多達 6.37%,這樣的差異,甚至很難用轉債倉位的比重去解釋。
對比了裕祥回報和豐和兩隻基金的十大持倉,就會發現這兩者重合度極低。
所以我的一個猜測就是:采取雙基金經理制的那些基金,有不少可能在股權投資上以第二位基金經理為主,而非以張清華為主。
要驗證這一點,最直觀的自然是跑一個這些基金之間的相關系數。
下表左側是一列,空白代表這隻基金管理者是張清華一個人,有名字則是和其一起管理的基金經理。
總體來看,筆者的感覺裕祥和安心回饋可能是林森管理股權更多,所以兩者彼此高相關度,但與其他的相關度較低;豐華或許是王成管股權的多一點,所以與其他的相關度都比較低。
張雅君至少在股權上應該管的不多,所以裕豐與張清華一個人管理的幾隻相關度更高。
由張清華和林森共同管理的易方達裕祥回報這波回撤控制的很好,僅回撤 2.63%。
老讀者如果記得之前我引用過國金證券的二級債推薦清單,易方達裕祥回報正在其中。
同樣是券商精選的二級債基金,綜合 2019 年、2020 年收益和 2021 年的回撤,你會發現易方達裕祥回報依然是極為耀眼的那個。
其實,看看 95.17% 的機構持有比例,以及 239.84 億元的規模,你就知道易方達裕祥回報的地位。
正因為易方達裕祥回報是我的重點關注對象,所以我又将易方達裕祥回報還有安心回饋與多隻林森獨立管理的基金做了一個相關系數,可以看到易方達安心回饋與林森獨立管理的瑞弘、瑞程高度相關。
就此來看,易方達裕祥回報的幕後大佬,應該是林森。
PS: 易方達安心回饋應該也是林森負責股權居多,所以按照其将近 40% 的股權比例,和易方達裕祥回報的表現、回撤,也大體是 2 倍的關系。
林森:易方達又一位隐藏大佬林森,不是新人。
從 2015 年就開始在易方達管理基金,最近公布的頭銜是易方達固定收益全策略投資部聯席總經理,顯然是易方達固定收益領域又一位大佬——而且也是一位近年跨界到權益投資很驚豔的大佬。
如果說易方達新收益是張清華的權益類基金代表作,那麼林森的權益類代表作就是易方達瑞程混合。
對比這兩者,你會發現易方達瑞程表現比易方達新收益更牛 (尤其 2019 年),而 2021 年這波的回撤,又顯著要小不少。
從投資風格來看,林森偏向中小盤成長,與張清華偏大盤成長的風格也不相同。
目前,市面上同樣很難找到關于林森的深度訪談,近期難得可供參考的,或許就是 3 月 19 日第一财經的一個電視對話,在裡面林森講得兩點挺有意思:
即使作為債券基金經理,他也不是偏宏觀,更多自下而上
他更看重估值,而不是有好賽道就行
這與林森在易方達瑞程的 2020 年年度報告中的展望是相匹配的。
考慮到目前抱團股總體估值偏高,林森的投資理念,或許在 2021 年持有會更心安。
不過,易方達基金似乎近年并未像張清華那樣力推林森,甚至有 「隐藏保護」 的味道。
比如林森管理的三個瑞字頭基金 (瑞程、瑞通、瑞弘) 都不在支付寶、天天這樣的渠道銷售,即使在易方達自家的直銷渠道銷售,易方達瑞程都還出現過 2019 年 6 月 14 日宣布暫停個人客戶申購的事情,直到近期 3 月 9 日才重新恢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